黑皮的骚扰,如同夏日里突如其来的一场冰雹,来得迅猛,去得也诡异地迅速。自那日陈默打过电话后,那个流里流气的男人再也没出现过,连他那辆扎眼的吉普车也仿佛从未在菜市场后街出现过一般。晓燕提心吊胆了几天,见确实风平浪静,才慢慢将悬着的心放下,对陈默的感激和好奇又深了一层。他到底用了什么方法?那个“强哥”又是谁?但她终究没有去问,只是将这份情谊默默记在心里。
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揉面、蒸煮、配送,在熟悉的烟火气里忙碌。香港客人和地痞流氓带来的波澜,渐渐沉淀为晓燕心底的一份阅历和警惕,让她更加明白守护“林记”并非只有岁月静好,也需要一份敢于拒绝和应对风浪的勇气。
这天下午,天色有些阴沉,云层低垂,仿佛酝酿着一场秋雨。娟子去配送了,马桂芳在操作间里忙着准备明天的原料,晓燕则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一边守着店,一边翻看着母亲那本已被翻得有些卷边的食谱。里面不仅仅记录着食材分量和步骤,还有许多母亲随手写下的心情琐碎,比如“今天晓燕考试得了满分,给她蒸了最爱吃的糖三角,她笑得真甜”,或者“下雨了,关节有点疼,但想到孩子们爱吃,还是坚持把点心做好了”。
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与母亲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晓燕感到温暖而酸楚。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缓缓停在了“林记”的门口,挡住了些许光线。
晓燕抬起头,看见一位老人。老人约莫七十上下年纪,头发花白,梳得整整齐齐,穿着一件洗得发白但十分干净的中山装,身姿略显佝偻,手里拎着一个旧的帆布包。他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眼神却温和而清澈,正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激动、忐忑和怀念的复杂神情,望着“林记”的招牌,以及招牌下坐着的晓燕。
他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晓燕的脸上,仿佛在辨认着什么,嘴唇微微翕动。
“老人家,您要买点心吗?”晓燕放下食谱,站起身,客气地问道。这位老人给她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不像普通的顾客。
老人仿佛被她的声音惊醒,回过神来,眼神有些慌乱,又带着急切:“请问…请问这里的老板…是姓林吗?”
“是的,我姓林,林晓燕。”晓燕点点头,心里有些疑惑,这位老人似乎不是冲点心来的。
“姓林…晓燕…”老人喃喃地重复着,眼眶竟微微有些湿润了,“像…真像啊…特别是这双眼睛…”
晓燕心里一动:“老人家,您认识我?”
老人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情绪,声音有些颤抖:“孩子,你母亲…是不是叫林玉芬?”
轰隆一声,晓燕只觉得脑海里像有什么炸开!林玉芬,正是她母亲的名字!母亲去世后,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从外人口中听到这个名字了。
“您…您怎么知道我母亲的名字?”晓燕的声音也不自觉地颤抖起来,她下意识地握紧了母亲的食谱。
“果然…果然是玉芬的孩子…”老人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他慌忙用手背去擦,情绪激动得有些难以自持,“我…我姓苏,苏文渊。你母亲…她…她以前有没有提起过我?”
苏文渊?晓燕在记忆里飞快地搜索着,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又似乎带着一点模糊的遥远印象。她依稀记得,小时候好像听母亲提起过一两次“苏伯伯”,但具体是谁,做什么的,母亲从未细说,眼神里总会掠过一丝她当时看不懂的复杂情绪。
看着晓燕迟疑的表情,苏文渊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被理解和伤感所取代:“没关系,没关系…那时候你还小,你妈妈她…她大概也不想多提以前的事。”
他顿了顿,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稳些:“孩子,我能…进去坐坐吗?我想…我想看看你妈妈曾经待过的地方。”
晓燕看着老人真诚而悲伤的眼睛,心中充满了无数的疑问,但还是侧身让开:“苏伯伯,您请进。”
马桂芳听到动静,从操作间出来,看到一位陌生的老人,有些惊讶。晓燕简单解释道:“芳姨,这位苏伯伯…是我母亲以前的朋友。”
马桂芳连忙点头,给老人倒了杯热水。
苏文渊走进仓库,目光贪婪地掠过每一寸空间,看着那些熟悉的炊具,闻着空气中弥漫的食物香气,眼神愈发迷离,仿佛透过时光看到了遥远的过去。
“没变…感觉一点都没变…”他喃喃道,“还是那么干净,有生活气儿…你妈妈她,最爱干净了…”
他在晓燕搬来的椅子上坐下,双手捧着那杯热水,仿佛汲取着一点温暖。沉默了片刻,他才缓缓开口,讲述起一段尘封的往事。
原来,苏文渊和晓燕的母亲林玉芬,曾是年轻时一起下乡插队的知青,被分在同一个知青点。来自南方的苏文渊身体孱弱,不适应北方的艰苦,常常生病。而性格坚韧、善良能干的林玉芬就像个大姐姐一样,时常照顾他,把省下来的口粮分给他,还帮他缝补衣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