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妈妈手巧,那时候条件苦,她总能想办法弄点野菜,和着有限的粗粮,做出些好吃的给大家打牙祭。我那会儿胃不好,她就专门给我做容易消化的糊糊和软饼…”苏文渊回忆着,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那笑容里藏着一段苦涩岁月里最珍贵的糖。
后来,知青返城,命运弄人。苏文渊家人想办法将他弄回了南方老家,而林玉芬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立刻回去,最终留在了当地,嫁给了晓燕的父亲。
“我回去后,给你妈妈写过很多信,但不知道为什么,她一封信都没有回。”苏文渊语气低沉下去,“后来辗转听说她嫁人了,生活…似乎并不如意。我再写信,就被退回来了…地址不对,人也找不到了…这一别,就是几十年…”
老人的声音哽咽了:“我心里一直惦记着她,觉得亏欠她太多…没有她当年的照顾,我可能都熬不过来…这些年,我一直在托人打听她的消息…直到前段时间,才偶然从一个也是当年插队的朋友那里听说,她…她已经不在了…还留下了个女儿,在县城开了家点心铺子,叫‘林记’…”
他抬起头,泪眼模糊地看着晓燕:“我…我就立刻买了车票,从南边赶过来了…我就想来看看,看看她生活过的地方,看看她的孩子…孩子,你妈妈她…她走的时候,苦不苦?”
最后那句话,他问得小心翼翼,充满了无尽的心酸和愧疚。
晓燕的眼泪早已决堤。她从未想过,母亲那段鲜少提及的知青岁月里,还有这样一段深厚的情谊,还有一个人,跨越了几十年的时光山海,念念不忘地寻来。
她摇着头,泪水滑落:“妈妈她…是病走的。前期是苦,但她很坚强,从不抱怨。后来我开了这个店,用的都是她的方子,她虽然病着,但看着我把点心做出来,总是很高兴…她说,看到这些吃的能让人想起以前的好时光,能让人肚子饱,心里暖,就值了…”
苏文渊听着,老泪纵横,不住地点头:“像她…像她说的话…她一直都是这样,再苦的日子,也能找出点甜头来,想着别人…”
他从那个旧的帆布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封已经泛黄、边缘破损的信封,和几张同样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
“这…这是我返城前,你妈妈偷偷塞给我的。那时候粮食金贵,她省下了一口袋炒面,让我路上吃。这里面,还塞了这封信…我一直没舍得拆,我想着,等安顿好了,再看她写了什么…可后来,就再也联系不上了…这次来,我想,或许该把它交给你们…”
晓燕颤抖着接过那封信。信封上没有邮票,没有地址,只用工整而清秀的字迹写着“文渊兄亲启”。
她看了看苏文渊,老人对她点点头,眼神鼓励她打开。
晓燕小心翼翼地抽出里面的信纸。信纸薄而脆,上面的字迹是母亲年轻时的一—晓燕认得,和食谱上的字迹一样,只是更显青涩些。
“文渊兄:见字如面。知你不日即将南归,心中既为你高兴,亦有不舍。北方天寒,你体质不耐,归家后万望珍重,按时吃饭,添减衣物。炒面虽粗,却是心意,路上聊以充饥。聚散无常,望君前程似锦,勿念。妹玉芬字。”
信很短,语言克制,甚至有些疏离,但字里行间那份细致的关心和潜藏的不舍,却跨越了数十年的光阴,清晰地传递过来。
信纸的末尾,似乎还有一点点模糊的、疑似水渍干涸的痕迹。
晓燕的眼泪再次涌出,滴落在信纸上,她慌忙擦去。她仿佛看到了母亲当年,在昏暗的油灯下,写下这封简短的信时,那复杂难言的心情。有祝福,有关切,有离愁,或许,还有一丝未能言明的情愫和对自己未知未来的迷茫。
苏文渊看着那封信,也是久久无言,泪水无声滑过他苍老的脸颊。这封迟到了几十年的信,终于还是送到了与它相关的人手中。
他又拿起那几张照片,指给晓燕看。照片上是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背景是广阔的田野和低矮的土房。他指着其中一个笑容灿烂、梳着两条粗辫子的姑娘:“这就是你妈妈,你看,你笑起来的样子,和她一模一样。”
晓燕看着照片上母亲年轻鲜活的面容,那是她从未见过的模样,充满了朝气和希望。她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和酸楚。
母亲的一生,有太多的艰辛和沉默,但她留下的,不仅仅是生存的技艺和一本食谱,还有这样一段被人深刻铭记的情谊。这份情谊,历经岁月磋磨,未曾褪色,反而在时光的酿造下,愈发醇厚动人。
“苏伯伯…”晓燕哽咽着,“谢谢您…谢谢您还记得我妈妈,谢谢您能来…”
苏文渊摇摇头:“该说谢谢的是我。谢谢你,孩子,让我还能找到一点玉芬的痕迹,还能知道她有了你这么好的女儿…看到你把‘林记’经营得这么好,她在天之灵,一定会很欣慰的。”
老人停留了很久,和晓燕说了很多母亲年轻时的趣事,那些晓燕从未听过的、关于母亲的另一面。仓库里充满了悲伤又温暖的气氛。
临走时,晓燕包了许多点心,坚持让苏文渊带上。老人没有推辞,收下了,如同收下一份珍贵的礼物。
他留下了一个他在南方的地址和电话号码,紧紧握着晓燕的手:“孩子,以后若是遇到什么难处,或者只是想说说说话,就给苏伯伯写信、打电话。你妈妈不在了,我…我希望能替她看看你,好不好?”
晓燕红着眼眶,用力点头。
送走苏文渊,天空终于飘起了细雨,淅淅沥沥,仿佛天空也在为这段跨越生死的重逢与告别而落泪。
晓燕站在门口,望着老人蹒跚消失在雨幕中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澎湃的情感。她失去母亲后,仿佛一直独自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但今天,一位与母亲生命有过深刻交集的老人,为她带来了一束来自过去的光,照亮了母亲一段模糊的岁月,也让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母亲那份深藏在坚韧下的温柔与善良。
她回到屋里,轻轻抚摸着母亲那本食谱和那封泛黄的信。
味道,可以连接时空,传承记忆。
而情感,却能跨越生死,温暖人心。
“林记”守护的,从来都不只是味道。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