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的目光在弥漫着麦香的热空气里碰撞着,谁也不肯退让。车间里的工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紧张地看着这边。沈技术员站在中间,左右为难。
就在这时,晓燕闻讯赶了过来。她看了看对峙的两人,又看了看那炉冒着热气的桃酥,走到李师傅身边,轻声道:“李大爷,鲁工说的有道理。咱试试,就等两分钟,看看到底有啥不同,行不?”
李师傅看着晓燕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又瞥了一眼那沉默却固执的鲁工,胸口剧烈地起伏了几下,最终,重重地叹了口气,扭过头,算是默许了。
两分钟后,桃酥出炉。晾凉后,晓燕亲自尝了。果然,酥脆度极佳,中心也没有丝毫粘腻感,比以往李师傅凭经验掌握的,似乎还要完美一分。
李师傅也默默拿起一块,掰开,放入口中,细细地品着,脸上的神色变幻不定,最终,化为一种复杂的、掺杂着服气与失落的沉默。
鲁工什么也没说,只是在本子上又记下了一行数据。
傍晚,鲁工找到晓燕,递给她几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这是初步的一些改进建议,”他说,“主要是关于烤炉的热场分布优化,和几个关键控制点的参数微调。按照这个调整,点心的品质稳定性能提高至少两成。”
晓燕接过那几张沉甸甸的纸,心里明白,这不仅仅是几张纸,这是“林记”迈向真正规范化、科学化生产的第一步,虽然这一步,迈得如此艰难,甚至带着些许老师傅们“失落的尊严”。
她看着鲁工那被灯光映照得有些花白的头发,诚恳地说:“鲁工,谢谢您!俺知道,这让老师傅们难受了……可这关,不过不行。”
鲁工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丝理解的神色:“我明白。老手艺人有老手艺人的骄傲。但这时代在变,市场在变,光靠经验和感觉,走不远。我这把尺子,量的是数据,更是‘林记’未来能走多远的潜力。这个过程,注定不会舒服。”
他顿了顿,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远:“等这些基础的‘筋骨’打牢了,或许,我们可以试着聊聊,怎么把你们这传统的老面肥,和现代化的酵母技术结合起来,既保留风味,又能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老面肥?酵母技术?规模化?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