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那袋烟抽完了。李师傅把烟袋锅子在鞋底上重重磕了磕,溅起几点火星。他站起身,佝偻的背在灯下拉出长长的影子。
“去吧。”他只说了两个字,便弯腰拾起地上的木盆和工具,步履蹒跚地,朝着黑黢黢的车间走去。
没有激动,没有期待,只有一种认命般的、沉重的应承。
晓燕看着他那消失在车间门洞里的背影,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她知道,让李师傅这样的老手艺人,去面对那些他完全陌生的“学问”和“规矩”,无异于一次精神的远征。
第二天,晓燕和沈技术员便开始紧张地准备。挑选最能代表“林记”水平的老产品和新品,每一样都精心包装。沈技术员更是熬了个通宵,将那份“生产工艺规范”重新修订誊写,又附上了鲁工留下的部分数据分析和改进建议,装订得整整齐齐。他还特意写了一份关于“林记”发展现状和合作设想的简要报告,虽文笔稚嫩,却充满了热忱和想法。
出发去省城研究所那天,天刚蒙蒙亮。晓燕、沈技术员,还有特意叫上的、算是见过些世面的方芸,三人提着大包小包的点心和材料,站在厂门口等车。李师傅也早早起来了,蹲在老槐树下,默默地看着他们。
车子来了,晓燕临上车前,走到李师傅面前。
“李大爷,厂子里,您多费心。”
李师傅抬起头,看了她一眼,眼神复杂,最终只挥了挥手:“去吧。甭……甭坠了咱‘林记’的名头。”
车子发动,驶离了厂门。晓燕从后视镜里,看到李师傅依旧蹲在老槐树下,那身影在清晨的薄雾里,显得格外孤单而苍老。
她的心,不由得紧了一下。
省食品工业研究所,不在闹市,在城西一片相对安静的街区。几栋灰扑扑的苏式楼房,围着一个不大的院子,门口挂着白底黑字的牌子,透着股肃穆严谨的气息。
走进那栋主楼,里面是水磨石的地面,长长的走廊,两边是一扇扇紧闭的、漆成深绿色的木门,门上挂着科室名称的小牌。空气里漂浮着一种消毒水、旧纸张和某种化学试剂混合的、陌生的气味。脚步声落在空旷的走廊里,发出清晰得有些吓人的回响。
按照信上写的房间号,他们找到了一间挂着“传统食品研究室”牌子的办公室。晓燕深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这才抬手,轻轻敲了敲门。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