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知行的话,像一阵冷风,吹散了晓燕因研究所进展而生出的些许暖意。是啊,黄永发那条毒蛇,怎么会眼睁睁看着她一步步爬出泥潭?
一周后,晓燕再次接到孙主任的通知,来到了研究所。
这一次,孙主任和刘工的脸色都比以往凝重了些。孙主任手里拿着几份刚打印出来的报告,示意晓燕坐下。
“检测分析有了初步结果。”孙主任开门见山,将一份报告推到晓燕面前,“你们的老面肥,确实有其独特之处。里面的菌群多样性很高,尤其是乳酸菌和某些野生酵母的比例,是普通商业酵母无法比拟的。这正是你们点心风味层次丰富、带有特殊发酵香的关键。”
晓燕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眼里放出光。
但孙主任话锋一转,手指点向报告上的另一组数据:“但是,问题也在这里。菌群复杂,意味着稳定性差。不同批次的面肥,优势菌群波动很大,直接导致发酵力和最终产品风味的不稳定。这就是为什么,你们严格按‘规范’操作,有时点心极好,有时却会稍有差异的根本原因。”
刘工在一旁补充,语气依旧冷硬:“水分活度的问题也确认了。与你们的烘烤工艺和配方用糖量有关。要延长保质期,要么调整工艺,要么……考虑添加合规的防腐剂。”
稳定性差?保质期短?还要加防腐剂?
晓燕看着报告上那些冰冷的数据和结论,刚刚升起的喜悦瞬间被浇灭。她想起了李师傅的坚持,想起了他说的“活气儿”,难道这“活气儿”,竟成了双刃剑?而这防腐剂,更是她从未想过要碰的东西。“林记”的点心,靠的就是本分、实在,加了那东西,还是“林记”吗?
“孙主任,刘工,”晓燕的声音有些发干,“这……这稳定性,还有保质期,能不能……能不能想别的法子解决?不加那个……防腐剂?”
孙主任和刘工对视了一眼。
“办法不是没有。”孙主任缓缓说道,“但这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工艺改进。比如,尝试将老面肥中的优势菌种分离、纯化,制备成更稳定的发酵剂;或者,优化你们的烘烤曲线和包装方式……但这都需要时间,更需要投入。”
他看着晓燕,目光锐利:“这,就是合作的真正意义,也是难度所在。你们,准备好了吗?”
晓燕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
准备好了吗?她不知道。
她只知道,检验台上被剖析的,不只是老面肥,更是“林记”安身立命的根本。往前走,是未知的、需要巨大投入的科学改造;往后退,是守着不稳定和短保质期的老路子,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艰难求生。
这抉择,重如山岳。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