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日,傍晚时分,竟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晓燕从铺子回住处,路过纺织厂家属院时,看见冯青山常坐的那个墙角,堆着他白天捡来的纸壳和废报纸,被雨淋得透湿。冯青山本人正蹲在旁边,拿着一块破塑料布徒劳地想遮盖,身影在雨幕里显得格外单薄狼狈。
晓燕心里一酸,几乎没多想,就跑回自己临租的小屋,拿了把大黑伞和一块干净的厚帆布,又冲回雨里。
“冯师傅,先用这个挡挡!”她把伞撑在冯青山头顶,又把帆布递过去。
冯青山抬起头,雨水顺着他花白的头发流到脸上,他看着晓燕,嘴唇动了动,没说出话。这一次,他没拒绝,默默地接过帆布,和晓燕一起,把那些湿透的废品遮盖好。
忙活完,两人都淋湿了。站在楼洞口窄窄的屋檐下,听着外头哗哗的雨声。
“进去……擦把脸吧。”冯青山忽然低声说,声音混在雨声里,几乎听不清。
晓燕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这是冯青山第一次主动邀请。她压下心头的激动,点点头:“哎,谢谢冯师傅。”
冯青山的家在一楼,很小的一间屋,光线昏暗,家具破旧,但收拾得异常整洁,甚至可以说是一尘不染。最显眼的,是靠墙的一个旧碗柜,玻璃擦得锃亮,里面空空荡荡,只摆着几个粗瓷碗。墙上挂着一幅泛黄的黑白照片,是一对穿着旧式长衫的老夫妇,面容慈祥,想必就是他的祖父母。
冯青山给晓燕倒了杯白开水,自己也端着一杯,坐在唯一的那把木椅子上,沉默着。
晓燕捧着温热的水杯,目光落在碗柜角落里的一个东西上。那是一个小小的、颜色剥落的搪瓷缸子,上面依稀可见“先进生产者”的字样,但更吸引晓燕的,是缸子上印着的一朵精致的桂花图案,和“桂香斋”三个娟秀的小字。
她的心,猛地跳快了。这个搪瓷缸,像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一个信物。
“冯师傅,”晓燕轻声开口,目光依旧看着那个缸子,“那‘金丝蜜枣’的果木香……是不是非得用后山那种老枣树结的鸡心枣,配上陈年的桂花酱,再用杉木桶慢慢煨,才出得来?”
冯青山端着水杯的手,剧烈地抖动了一下,水溅出来些许。他霍然抬头,看向晓燕,眼中第一次露出了毫不掩饰的震惊。
“你……你怎么知道?”
晓燕从随身的布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苏教授给的那本小册子,翻到关于“金丝蜜枣”的那一页,指着那行批注:“是一位老教授告诉俺的。他说,这火候糖色,昔年‘桂香斋’独擅胜场,今恐无人会矣。”
冯青山颤抖着手,接过那本薄薄的册子,看着那熟悉的点心名字和那行小字,眼圈竟微微泛了红。他摩挲着册子粗糙的纸页,良久,才长长叹了口气,那叹息里,饱含着大半生的委屈、不甘和沉埋已久的技艺骄傲。
雨,还在下。但这间昏暗的小屋里,有些东西,似乎开始融化了。晓燕知道,她终于找到了一把钥匙,一把可能打开那扇紧闭心门的、生了锈的旧钥匙。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