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出现的并非大型城镇,只是一个相对繁华的乡间市集,但对于饥肠辘辘、风尘仆仆的一行人来说,不啻于天堂。
踏入市集,喧嚣的人声、各种货物混杂的气味扑面而来。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童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与刚才官道上的血腥厮杀形成了鲜明对比。
蔡邕看着这人间烟火,神情复杂,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也有对自身命运的茫然。蔡文姬则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她久在深闺,这般市井景象难得一见。
典韦则像进了宝库的孩子,眼睛瞪得溜圆,尤其是看到卖熟肉和酒水的摊子,喉咙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眼巴巴地看向凌云。
凌云心中暗笑,拍了拍典韦结实的臂膀:“典韦兄弟,别急,少不了你的。”他先找了一个相对干净的食摊,要了几大碗热汤面和一些饼子,让大家先填饱肚子。
看着蔡邕父女有些拘谨地小口吃着粗糙的食物,典韦则风卷残云般干掉了五大碗面外加七八个饼子还意犹未尽,凌云深刻理解了什么叫做“穷文富武”。养这么个超级打手,经济压力不小啊!
吃饱喝足,精神头都足了不少。凌云开始有条不紊地执行采购计划:
1. 交通工具: 他找到车马行,花费了不少银钱,雇了一辆还算结实、带篷的马车,并额外购买了一匹驮马用来装载物资。这让蔡邕父女感激不已,终于不用再受徒步之苦。
2. 衣物行头: 他带着众人去了成衣铺,给自己和典韦换上了干净利落的粗布劲装,虽然不华贵,但至少不再是那身血迹斑斑的破烂流民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也细心地为蔡邕父女购置了两套素雅但舒适的换洗衣物。
3. 干粮食水: 大量采购了耐储存的粟米、肉脯、盐巴以及装满水囊的清水,足够几人食用多日。
4. 武器装备: 凌云深知在这乱世,武力是根本。他特意寻了铁匠铺,为典韦重新打造了一对更趁手的精铁短戟(花了不少金饼),替换了之前那对有些磨损的旧戟。他自己则挑选了一把质量上乘的环首刀,并补充了一些箭矢(他计划后续自己制作一把强弓)。看着典韦爱不释手地摩挲着新戟,那忠诚度肉眼可见地又飙升了一截。
5. “奢侈品”与药品: 凌云还细心地买了一些笔墨纸砚和一盏油灯送给蔡邕。“先生路上若有所感,或可记录,不至荒废学问。”这一举动,让蔡邕大为感动,觉得此子不仅勇武,心思竟也如此细腻,懂得体恤文人。此外,他还购买了一些常见的伤药和金疮药,以备不时之需。
这一番采购下来,从山贼头目那里得来的钱财如流水般花去大半,但凌云毫不心疼。这都是必要的投资! 团队的安全、舒适度、忠诚度,都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
采购过程中,凌云展现出的精明、条理和对金钱的合理规划,再次让蔡邕刮目相看。这年轻人,绝非只有匹夫之勇。
傍晚时分,物资齐备,马车也准备好了。一行人没有在市集停留,而是按照凌云的提议,在离市集数里外的一处背风山坡下扎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篝火燃起,上面架着一口新买的小锅,炖着肉脯和粟米,香气四溢。典韦负责警戒,如同一尊忠诚的门神。蔡邕则在马车旁,就着油灯的微光,抚摸着新得的笔墨,神情专注,似乎在构思着什么。蔡文姬安静地坐在父亲身边,偶尔往火堆里添根柴火,目光不时飘向正在检查新刀的凌云。
火光映照在凌云年轻而轮廓分明的脸上,他看似在保养武器,大脑却在飞速运转:
“钱花了,装备更新了,初步的好感也建立了。但蔡邕这块硬骨头,光靠小恩小惠和共患难还不够,必须给他下一剂猛药,让他看到跟我‘干事业’的宏大前景和必要性,而不仅仅是生存……”
他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蔡邕彻底抛开文人矜持和朝廷忠臣身份的契机,真正从内心认同他凌云的道路。
夜色渐深,远处隐约传来几声狼嚎。在这静谧而微凉的夜晚,小小的营地仿佛乱世中的孤舟,而凌云,正稳稳地把持着船舵,思考着如何驶向更广阔的海洋。他知道,下一次与蔡邕的深谈,将至关重要。
喜欢三国群美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群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