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晨光熹微,东方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襄阳城还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客栈门前却已有了动静。
两辆马车在凌云,黄忠,太史慈的驾驭下,缓缓启动,驶离了这处给予黄忠一家新生希望的落脚点,正式踏上了北归的旅程。
太史慈驾驭着前一辆马车,车上装载着部分紧要的行李物资;黄忠则亲自执缰,驾驭着后一辆更为宽敞、铺垫厚实的马车,车厢内,他的妻子小心地搂着日渐好转的儿子黄旭,十三岁的女儿黄舞蝶则安静地坐在一旁,时而好奇地透过车窗望向外面渐次苏醒的街景。
更让人心生宽慰的是,得益于陈大夫持续不断的汤药调理,以及凌云坚持让客栈厨房每日精心准备的“冰糖雪梨”食疗,黄旭那纠缠已久的剧烈咳疾,在这几日的安定休养中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启程之时,车厢内竟已几乎听不到那令人心弦紧绷、撕心裂肺的咳嗽声,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平稳的呼吸与偶尔的细语。这无疑为这段注定漫长的旅途,扫除了最大的忧患,平添了许多安心。
马车一路北上,车轮碾过官道,发出规律而平稳的辘辘声响。五日后,队伍顺利抵达了南阳郡的治所——宛城。
在此稍作休整,补充给养。而就在众人下车活动筋骨之时,一个让黄忠夫妇几乎要再次喜极而泣的动人景象出现了——年仅十岁的黄旭。
不仅能在母亲的看护下自己稳稳当当地行走一小段路,更令人惊喜的是,他那原本瘦削凹陷、令人心疼的小脸上,竟然肉眼可见地丰润了一丝,隐隐泛着久违的健康红晕。
他的呼吸平稳有力,那双曾经黯淡无神的大眼睛也变得清亮有神,甚至能小声地和陪伴在侧的姐姐黄舞蝶说笑几句,脸上洋溢着属于他这个年纪孩童应有的、微弱却真实存在的活力。
“爹,娘,你们快看!我能自己走这么远了!”黄旭兴奋地、小心翼翼地迈着虽然还有些虚软,却异常坚定的步子,朝着父母的方向走去。
黄忠见状,心中豪情与柔情并生,大笑一声,上前一把将儿子高高举起,那畅快开怀的笑声如同洪钟,充满了卸下千斤重担后的轻松与喜悦。
黄夫人站在一旁,一边用手帕擦拭着不断涌出的喜悦泪水,一边连连对着走过来的凌云躬身道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黄舞蝶看着弟弟一天天好起来,脸上也绽放出灿烂如朝阳的笑容,看向凌云的目光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激与近乎崇拜的信任。
休整完毕,人马精神焕发,队伍继续前行。很快,他们便来到了一个重要的岔路口。一条道路向西北方向延伸,那是通往并州朔方郡的归途;另一条道路则向东北方向蜿蜒,通往司隶校尉部辖地,乃至帝国的权力中心——洛阳。
凌云在此勒住坐骑,目光扫过两条前路,随即将黄忠唤到面前,指着路口,语气平和却带着安排地说道:“汉升,你看,由此向西北,便是直通朔方的道路。我的意思是,你带着家小,随子义先行一步,返回朔方。”
“到了那里,文远(张辽)和公达(荀攸)他们自会妥善安置你们一切,必不会让你们再有后顾之忧。至于华佗先生那边,我也会加派人手加紧寻访,一旦有确切消息,立刻以最快速度请往朔方,为旭儿诊治。”
他略作停顿,继续说明自己的计划:“而我,需从此地向东北,前往洛阳一行。京城之中,尚有些事情需要亲自前去处理。”
凌云的想法清晰而务实:黄旭虽然恢复神速,令人惊喜,但终究是大病初愈,根基未固,需要尽快抵达一个稳定、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长期调养,实在不宜再跟随自己长途奔波,冒险前往情况复杂、或许暗藏风险的洛阳。他此举,完全是出于对黄忠一家,尤其是对黄旭的爱护与周全考虑。
然而,黄忠一听此言,脸色骤然一变,古铜色的面庞上写满了焦急与坚决。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猛地抱拳躬身,声音洪亮如钟,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斩钉截铁:“主公!此事万万不可!”
凌云微微一怔,解释道:“汉升,这是为何?旭儿他需要安稳环境静养,朔方……”
“主公!”黄忠情绪激动地打断,言辞恳切,“您对我黄家恩同再造,活命之恩,安置之德,黄忠纵是万死亦难报其一!您如今要只身前往洛阳,帝都之地,龙蛇混杂,前路吉凶未卜,岂能身边没有得力之人护卫随行?
子义兄弟虽勇武过人,有万夫不当之勇,但双拳终究难敌四手,猛虎也惧群狼!黄忠虽才疏学浅,武艺粗陋,亦愿凭此身肝胆,手中弓刀,护佑主公周全,绝不容任何人伤及主公分毫!”
他激动地回身指着那辆承载着家人的马车,眼中虽然饱含着对妻儿的深切牵挂与柔情,但更多的是一种近乎固执的、源于武者忠魂的坚持。
“主公若坚持让忠携家小先行前往朔方,置身事外,独享安乐……忠……忠今日唯有斗胆,违抗主公之令了!旭儿如今已能自如行走,咳疾亦已平息,内子虽为女流,却非弱不禁风,舞蝶年纪虽小,亦知恩义,懂得照顾弟弟。我们一家,愿誓死跟随主公同行!路上定当小心照料,绝不敢有丝毫耽误主公行程之处,更不敢成为主公的累赘!黄忠在此,恳请主公允准我等随行护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群美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群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