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凌云那封情真意切、请求协助安置汉民的书信刚刚送达并州刺史丁原案头,引发其困惑与烦躁之际,远在千里之外、寒风呼啸的草原深处,于夫罗单于的王庭金帐,也迎来了一支风尘仆仆却气度不凡的汉使队伍。
金帐之内,牛油火把噼啪作响,映照着两旁匈奴贵族们或好奇、或审视、或隐含敌意的目光。
郭嘉立于帐中,依旧是一副疏懒闲适的模样,仿佛周身那剑拔弩张的氛围与他全然无关。
他从容不迫地对于夫罗及其麾下的各部首领行了一个标准的汉礼,声音清越,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清晰地传遍大帐的每个角落。
他先是代表朔方郡守凌云,对于夫罗部在今年秋冬季节未曾大规模南下“打草谷”的举动,表示了“高度赞赏”。
他的言辞极为巧妙,将匈奴这种因去年惨败而被迫采取的蛰伏策略,归功于于夫罗单于的“远见卓识”与对朔方军威的“深刻认知”,既给足了这位匈奴王者面子,话语深处却又暗藏着不容忽视的锋芒,提醒着在座众人那场记忆犹新的败绩。
然而,当郭嘉话锋一转,轻描淡写地提出要求释放所有被扣押的汉人奴隶时,大帐内的温度仿佛骤然降至冰点。
压抑的怒火与敌意如同草原上的野火般蔓延开来。
尤其是部族中那些以勇武着称、对去年败绩耿耿于怀的主战派贵族,眼见汉使仅带百名护卫,为首的两位将军虽气度沉稳,却一个面容沉稳年长(黄忠),一个英武俊朗略显年轻(赵云),皆非凶名传遍草原的“四恶鬼”任何一人,不由得心生轻视,认为朔方无人,或凌云怯懦不敢亲至。
一位满脸虬髯、身形魁梧如熊罴的匈奴万骑长按捺不住,猛地从席间站起,巨大的身影几乎遮挡住身后的火光。
他指着郭嘉,用生硬而充满挑衅的汉语狞笑道:“汉家小子!就凭你们这几个人,几条破枪,也敢来我大匈奴的王庭放肆要人?莫非是那杀千刀的凌云怕了,做了缩头乌龟,不敢亲自前来?”
“想要人可以!先按我们草原祖辈传下的规矩,手底下见真章,痛快地切磋一番!若你们赢了,再谈不迟!若输了……哼!” 他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凶光,所谓的“切磋”,其意不言自明,乃是欲借此立威,甚至打算趁机重伤或斩杀汉将,狠狠地挫伤汉使的锐气,一雪前耻。
帐内众多匈奴贵族闻言,立刻爆发出阵阵鼓噪和怪叫,各种充满鄙夷和挑衅的目光,如同刀子般刮向郭嘉、黄忠、赵云三人。
面对这几乎凝成实质的恶意与刁难,郭嘉非但没有丝毫惧色,唇角反而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讥诮笑意。
他好整以暇地轻摇手中羽扇,侧头对身旁如渊渟岳峙的两位将军淡然道:“汉升将军,子龙将军,看来匈奴的朋友们热情好客,想先活动活动筋骨,以武会友。”
黄忠闻言,古井无波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沉稳地向前踏出一步。这一步落地,仿佛整个金帐都微微一震。他声如洪钟,震得人耳膜发嗡:“某,南阳黄忠黄汉升,愿领教草原勇士的高招!”
几乎在同一瞬间,赵云亦踏步上前,与黄忠并肩而立。他身姿挺拔如松,手中亮银枪斜指地面,枪缨纹丝不动,朗声道:“常山赵云赵子龙,请赐教!” 声音清越,带着少年将军特有的锐气与自信。
那虬髯万骑长见状,嗤笑一声,认为汉人不过是虚张声势,挥手便令麾下两名以勇力着称、在部落中摔跤搏杀从无败绩的勇士出列。
这两人皆是人高马大,筋肉虬结如铁疙瘩,一人手持沉重弯刀,一人挥舞着布满铁刺的狼牙棒,如同两头被激怒的凶兽,吼叫着分别扑向黄忠与赵云,气势汹汹,仿佛下一刻就要将对手撕碎。
面对猛扑而来的匈奴勇士,黄忠甚至没有去碰腰间的佩刀。在那雪亮弯刀带着恶风即将劈至面门的刹那,他脚下如同生根,身形微侧,右手却如闪电般探出,后发先至,精准无比地一把握住了对方持刀的手腕。
那匈奴勇士只觉得一股无可抗拒的磅礴巨力从手腕传来,整条手臂瞬间酸麻刺痛,仿佛不是被人抓住,而是被铁钳箍住!
他惊骇之下,五指不由自主地松开,沉重的弯刀“当啷”一声脆响,掉落在地。未等他反应过来,黄忠手腕只是轻轻一抖一送,那庞大健壮的身躯便如同断了线的风筝般,凌空被甩飞出去数丈之远,重重砸在铺着兽皮的地面上,激起一片尘土。
那勇士虽未受重伤,却也被摔得七荤八素,头晕眼花,挣扎了几下,竟一时无法爬起。
另一边,赵云的战斗更是堪称赏心悦目,举重若轻。面对那挥舞着狼牙棒、挟着恶风拦腰扫来的彪形大汉,他身形如风中柳絮,轻轻一晃,便以毫厘之差避开了那足以开碑裂石的猛击。
与此同时,他手中长枪化作一道灵动银蛇,并非直刺敌人要害,而是精准无比地点在狼牙棒那硕大的棒头与木质棒柄的连接之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群美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群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