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原接到此信,纵然心中或有疑虑与不甘,但在“轻松甩掉巨大包袱”和“白得开疆拓土不世美名”的巨大诱惑下,加之其自身确实无力处置此等难题,权衡利弊,最终顺水推舟,批准此请,几乎已是必然。
文书既发,凌云深知兵贵神速,机不可失。未等丁原正式回文,便已开始雷厉风行地调兵遣将。
他深知,收复五原,绝非易事,那片土地胡汉杂处,寇匪横行,城郭残破,必须派出能独当一面、智勇双全的精锐之师!
朔方城外,点将台前,旌旗猎猎,甲胄鲜明。凌云一身戎装,目光如炬,扫过麾下肃然而立的诸位虎将,声音沉肃而有力,军令如山,回荡在校场之上:
“张辽,听令!”
“末将在!”张辽应声踏步而出,身姿挺拔如松,眼神锐利如鹰,周身散发着久经沙场的悍勇之气。
“命你率一千并州狼骑,为北路先锋!即刻出发,直插五原郡治九原县!我要你以最快速度,如利剑出鞘,扫清沿途所有零散胡骑,兵临九原城下,探查虚实,扬我军威!可能做到?”
“遵令!”张辽抱拳,声若洪钟,眼中战意如烈火般燃烧。他本就是并州子弟,对收复这片被胡虏践踏的故土,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渴望与决心。
“李进,听令!”
“末将在!”李进大步上前,声若闷雷,魁梧的身躯仿佛一尊移动的铁塔,煞气逼人。
“命你率一千精锐步卒,紧随文远之后,负责清剿九原县周边坞堡、山寨中盘踞的胡寇与马匪,务必确保后方通路安全无虞,以雷霆手段,镇压任何敢于顽抗之敌!”
“得令!”李进狞笑一声,舔了舔嘴唇,他这把沉寂许久的锋刃,早已渴望饮胡虏之血。
“典韦,听令!”
“主公!”典韦如同洪荒巨兽般踏步上前,沉重的脚步让地面微颤,虬结的肌肉蕴含着爆炸性的力量。
“命你率一千悍卒,为我中军护卫,同时负责押运首批粮草辎重,保障大军命脉!若有不知死活的宵小敢袭扰粮道,杀无赦!可能保障粮道无忧?”
“嘿!主公放心!交给俺老典!定叫那些贼子有来无回!”典韦重重捶胸,甲叶发出铿锵巨响,瓮声回应,眼中凶光闪烁。
“太史慈,听令!”
“末将在!”太史慈英姿勃发,越众而出,猿臂蜂腰,顾盼生威。
“命你率一千弓弩精锐,驰援西路!负责收复临沃、宜梁等县!充分发挥你骑射之长,游击歼敌,遇小股之敌则迅猛歼灭之,遇大股敌军则灵活牵制之,等待主力合围!西路安危,系于你身!”
“必不辱命!”太史慈慨然应诺,下意识地挽了挽手中强弓,信心十足。
“高顺,听令!”
“主公。”高沉稳步出列,与其他将领的激昂不同,他面色沉静如水,眼神坚毅,仿佛任何风雨都无法动摇其心志。
“命你率一千陷阵营将士,坐镇后方,作为全军战略预备队!无我号令,不得妄动!随时准备支援各方险情,并负责光复各县后的城防整顿、军纪肃清之重任!”
“我要让五原百姓见到的,不是又一支劫掠地方的兵匪,而是一支秋毫无犯、护佑黎庶的王者之师!你可能做到?”
“陷阵营,遵令!”高顺言简意赅,声音不高,却带着如山岳般的千钧重量,令人信服。
五位大将,凛然受命,各领一千百战精锐,如同五支早已蓄满力量的利箭,即将离弦,射向那片百废待兴、等待光复的五原郡土地!一场旨在拓土安民、夯实未来霸业基业的恢弘收复之战,即将在这北疆之地,轰轰烈烈地打响!
与此同时,在广袤无垠、寒风渐起的草原之上,一条由数万人组成的、蜿蜒曲折如巨龙般的队伍,正迎着初冬凛冽的朔风,踏上了漫长而充满希望的归家之路。
黄忠率领着五十名朔方精锐,如同最忠诚可靠的守护神,前前后后,策马奔驰,竭力维持着这支庞大队伍的秩序与行进速度。
于夫罗方面提供的有限车马,负载着队伍中的老弱妇孺和为数不多的物资,更多的青壮年男子,以及一些身体尚可的妇人,则相互搀扶着,拖着虚弱而疲惫的身躯,步履蹒跚,却目光坚定地向着南方——那片魂牵梦萦的故土方向,艰难而执着地前进。
队伍之中,起初弥漫着一种深切的茫然与挥之不去的不安。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竟真的摆脱了奴隶的身份,踏上了归途。
然而,当他们从那些面容冷峻、却眼神清正的朔方军士口中,一次又一次地反复确认,是那位传说中的“朔方郡守凌云将军”,不惜以一件足以震动草原的“神物”为代价,从匈奴单于手中将他们这些卑微的奴隶赎回时。
一种难以言喻的、混杂着震惊、狂喜与无尽感激的情绪,如同燎原的野火,迅速在数万人心中蔓延开来,驱散了严寒与疲惫。
“是凌云将军!真的是那位‘草原四恶鬼’之首的凌将军救了我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群美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群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