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批从草原归来的汉民在五原郡新划定的屯垦区内,用颤抖的双手接过那枚刻着自己姓名籍贯的户籍木牍和一袋沉甸甸的过冬粮种时,今冬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雪,终于姗姗来迟,却又气势汹汹地降临了。
鹅毛般的雪片仿佛天神抖落的无尽棉絮,铺天盖地,昼夜不息,将苍茫的北疆山川、原野、道路尽数覆盖在一片厚重而静谧的银白之下。凛冽的寒气如刀似剑,仿佛要将时间与生命一同冻结。
然而,在这片银装素裹、万物似乎都已蛰伏的天地间,新生的五原郡却像是一块嵌入冰原的赤铁,蒸腾着与严寒抗争的灼热生机。
在顾雍高效而严密的组织下,简易却足以抵御风雪的窝棚、地窖如同雨后春笋般,在规划整齐的村落旁迅速建立起来。
冒着滚滚白气的粥棚日夜不熄,大锅里翻滚着浓稠的粟米粥;郡府分发的粗麻冬衣虽然厚重粗糙,却让许多在草原上挨惯了冻、对温暖几乎麻木的归乡之民,第一次从骨髓里感受到了被守护的暖意。
男人们被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在特聘的老农指导下,清理着未来农田上的积雪,挖掘着排水的沟渠,为来年开春的播种打下基础;
妇孺们则聚集在临时搭建、以毛毡覆顶的工棚内,学习纺麻织布的技艺,以工代赈,既掌握了谋生技能,也为新家园贡献着力所能及的力量。
生活依旧清苦,食物仅能果腹,住所尚显简陋,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少了一份昔日的麻木与绝望,多了一份对眼前事务的专注与对明日生活的期盼。
那是一种根植于血脉的对土地的眷恋,是对二字最朴素的渴望,是无数劫后余生的灵魂,对这个词重新燃起的、微弱却无比坚韧的希望之火。
也正是在这场见证新生与希望的大雪中,几路承载着不同使命的人马,顶风冒雪,先后抵达了朔方郡治。
郭嘉、黄忠、赵云等人顺利完成使命,带着圆满完成谈判与护卫任务的疲惫,以及深入虎穴、不辱使命的释然与喜悦,安然返回。
几乎与他们前后脚,一支规模空前庞大、装载着无数箱笼财货的车队,在冀州甄家家主甄逸的亲自率领下,历经艰辛,碾碎冰雪,终于抵达了朔方城下。
甄家的到来,其带来的震撼甚至不亚于三万流民的回归。那车队连绵数里,沉重的车轮在雪地上压出深深的沟壑。
车上装载的,远不止是耀眼的金银细软,更有堆积如山的各色布匹、珍稀难寻的药材、记录着能工巧匠信息的名册、以及大量关乎民生技术的珍贵书籍和农耕资料。
而这,据说还仅仅是甄家庞大资产的冰山一角,却已足以让见多识广的张昭、顾雍等人暗自咋舌。
甄逸此举,不仅是将爱女甄姜彻底托付给凌云,更是以一种近乎豪赌的姿态,将甄氏一族累世的积累与未来的命运,毅然决然地押注在了凌云身上,押注在了这片充满潜力与未知的北疆新土。
他们带来的巨额财富、遍布九州的人脉和成熟的商业网络,无疑将为凌云势力的下一步腾飞,注入最强劲、最不可或缺的经济血液。
与此同时,来自徐州糜家的商队,也再次循着已然稳固的商道,冲破风雪,抵达了朔方。这已是近大半年来的常态。
通过这条稳定的贸易线路,糜家为凌云运来源源不断急需的粮食与各类物资,换走的则是那些晶莹剔透、在中原价值连城的朔方琉璃。
这条连接北疆与徐海的黄金商道,已然成为凌云势力获取外部资源、积累财富的重要命脉。
郡守府内,炭火烧得正旺,哔啵作响,融融暖意驱散了屋外渗入的凛冽严寒。
凌云仔细聆听着郭嘉汇报草原之行的种种细节,看着虽面带倦色却目光愈发锐利的黄忠、赵云。
再想到此刻正坐镇五原、独当一面推行新政的顾雍,总揽后方朔方民政、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张昭。
以及运筹于帷幄之中的荀攸、戏志才,还有王璨、满宠等原有班底......。
武备方面,更是拥有典韦、张辽、太史慈、李进、高顺、郝昭等堪称豪华的阵容,如今再添黄忠这员稳健如山、弓马绝伦的老将,以及赵云这员锐气无双、忠勇兼备的骁将!真可谓文臣如雨,猛将如云,济济一堂,气象已成!
不仅如此,神医华佗已被他诚意打动,留在朔方,正着手筹备建立医学院,未来必将拯救万千军民性命;
才情卓绝、艳冠江东的乔氏姐妹,歌喉动人、舞姿曼妙的来莺儿,已被他妥善安置在府中,为这北地边城增添了几分旖旎色彩;
就连远在洛阳、那位引得英雄竞折腰的绝色貂蝉,也通过特殊渠道与他书信往来,关系日渐暧昧,未来可期。
政治上,他已是名正言顺的朔方太守,更手握实权,代管五原郡,地盘扩大一倍有余,扼守北疆要冲!
在朝廷之中,他有何进、卢植等重臣的赞赏与背书,名声远扬,连深居宫中的天子都记住了这个名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群美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群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