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黄忠那尚回荡着兵器破风声的府邸,凌云信步穿行过几条逐渐热闹起来的街巷,来到了位于城西一隅、由来莺儿负责筹建的文工团驻地。
此处原本是城中一处颇为宽敞却闲置多年的院落,如今已被精心修葺改建,门口悬挂着一块崭新的、镌刻着“朔方文工团”五个清秀楷字的木牌,虽无奢华装饰,却处处显露出整洁与雅致。
隐隐有悠扬的丝竹管弦之声与女子清脆悦耳的笑语吟唱从中流淌而出,为这尚武的边城平添了几分柔和的文艺气息。
正如荀攸此前汇报所言,他确实为来莺儿单独安排了这处僻静又安全的场所,并且配备了可靠的女护卫,可见其对这项新兴事务及其负责人的重视。
凌云缓步踏入院中,只见来莺儿正与几位核心团员围坐在院中一株枝叶初绽的老槐树下,面前摊开着竹简和帛书,热烈地讨论着什么。
她今日未施浓妆,穿着一身便于活动的湖蓝色窄袖束腰衣裙,青丝简挽,少了几分往日舞台之上的妩媚风情,却多了几分专注干练的神采,眉宇间因投入热爱之事而熠熠生辉。
见到凌云的身影出现在月洞门前,她眼中瞬间掠过一丝毫不掩饰的惊喜,如同被春风拂过的湖面,连忙起身,步履轻盈地迎上前来。
“夫君今日怎得有暇来此?” 来莺儿的声音里带着发自内心的欢欣,如同出谷黄莺。
“忙里偷闲,来看看你将这文工团筹备得如何了。”
凌云笑着,目光温和地环顾四周。但见院内收拾得干净利落,靠墙的木架上整齐地悬挂着琵琶、古琴、竹笛、箫管等各类乐器,一些年轻女子正在院中空地上练习着舞蹈的基本功,身姿柔韧,或是在资深团员的指导下练习演唱,调整着发声与气息,整个氛围积极而富有朝气。
“看来莺儿你果真将这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生机勃勃。”
来莺儿引着凌云来到用作她处理事务和休息的内室,亲手为他沏上一杯清香四溢的热茶,这才说起正事,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与前所未有的郑重。
“夫君,恒儿(指凌恒)眼看就快满百日了。妾身与姜儿姐姐仔细商议过,想借此良机,让我们这文工团正式在朔方全体军民面前,亮一次相,一展风采。”
她略微停顿,组织了一下语言,美眸中闪烁着创作的火花与憧憬的光芒。
“我们初步构思,想设计一个以 ‘生命’ 为核心主题的系列表演。可以从春风化雨、万物复苏、新生命降临的无限喜悦与希望演起,旋律轻快,舞姿灵动;
中间部分,则穿插表现守护生命的艰难、牺牲与坚韧不拔——比如,用雄浑的鼓乐与刚健的舞姿,展现将士们戍守边关、浴血奋战的英勇,再用舒缓深情的曲调与细腻的表演,描绘医者华佗先生与护士们妙手仁心、救死扶伤的感人场景;
最后,再以磅礴而充满光明的乐章,回归到生命的顽强不屈与对未来的无限希望之上。我们计划综合运用歌舞、乐曲,或许还能尝试加入一些简单的叙事对白或场景演绎,来连贯地展现这一切。
此举,既是为庆贺恒儿百日之喜,寓意他如春日幼苗,茁壮成长,平安康健;也是以此告慰所有为守护这片土地而流尽热血的英灵,他们的牺牲重于泰山;
更是为了激励所有活着的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宁当下,携手同心,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夫君,您觉得……这个设想如何?”
凌云仔细聆听着来莺儿的阐述,眼中逐渐露出激赏之色。这个构思不仅巧妙地将私人家庭的喜庆与公共领域的庆典紧密结合,润物无声,更赋予了文工团超越单纯娱乐表演的深层社会意义——凝聚人心,宣扬守护、仁爱、希望等核心价值,潜移默化地巩固统治根基。
“好!这个主题定得非常好!”凌云抚掌称赞,语气肯定,“既有家庭的温情与期盼,又有家国的担当与力量,格局宏大,情感充沛,定能引发军中与民间广泛的共鸣。”
“莺儿,此事就交由你全权负责筹备,需要任何人力、物力支持,尽管向荀攸或者直接向我开口。我,很期待文工团的首次正式公开亮相,相信必能一鸣惊人。”
得到凌云如此明确的肯定与大力支持,来莺儿顿时笑靥如花,如同盛放的牡丹,眼中充满了干劲与信心。
见文工团内事务繁忙且一切井然有序,凌云心知不便过多打扰,又温言鼓励了来莺儿和几位核心团员几句,便起身离开了这处充满艺术气息的院落。他随即返回肃穆的太守府,立刻于书房召见了负责内政的核心臂助——顾雍与张昭。
此二人经过在朔方、五原数月来的历练,已凭借其卓越的才干,将两郡的民政体系梳理得井井有条,高效运转,并且培养提拔出了一批能力出色、值得信赖的副手。
如今寻常政务已无需他们事必躬亲,唯有涉及战略层面或跨郡协调的重大决策,方需他们亲自出面定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群美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群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