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一向沉静博学的蔡邕,在书房中听闻此讯后,也是浑身一震,手中那支狼毫毛笔“啪嗒”一声跌落在铺开的宣纸上,浓黑的墨汁迅速晕染开来,污了一大片他正在精心撰写的文稿。
他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长长地叹息一声,充满了无力与悲凉,喃喃自语道:“天妒英才乎?乘风(凌云的字)若折,非但其麾下之痛,更是大汉……唉!”
其女蔡琰(文姬)则默默走到琴台旁,素手轻轻抚过冰凉的琴弦,想要弹奏一曲为远方之人祈福,却发现心绪烦乱,手指颤抖,根本无法成调,只有两行清泪无声地顺着白皙的脸颊滑落,心中充满了对那位才华横溢、见解往往令人茅塞顿开的年轻大哥哥的深切惋惜与担忧。
荀攸和戏志才得知甄姜和来莺儿执意要前往云中,急忙放下手中繁杂公务,匆匆赶来劝阻。
“主母,请您三思啊!”荀攸眉头紧锁,苦口婆心地劝道,“云中眼下局势尚未完全明朗,路途遥远且不太平,加之主公正在全力救治,需要绝对安静,您与小公子此时前去,恐多有不便,更会让前线将士分心护卫,于大局不利啊!”
“我不管什么大局!”甄姜紧紧抱着怀中似乎感受到母亲悲伤而开始不安扭动的儿子,平日里温婉柔顺的脸上此刻尽是前所未有的执拗与决然,声音虽然带着哽咽,却异常清晰坚定。
“他是我的丈夫!是恒儿的父亲!如今他生死未卜,命悬一线,我身为妻子,岂能独自安坐于此,空自垂泪?纵有千难万险,刀山火海,我也要守在他身边!”
“若他……若他真有不测……”说到这里,她声音再次哽咽,强忍着巨大的悲痛,一字一句道,“我也要亲眼见他最后一面,亲自送他……!”
后面的话语,已被更咽吞没,但那眼神中的不容置疑,却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
来莺儿也默默站到了甄姜身侧,虽未多言,但她那双盈满泪水却如同燃烧着火焰般坚定的眸子,同样清晰地表明了她的决心——同生共死,绝不独活。
看着这两位女子眼中那份与凌云共存亡、毫无转圜余地的决绝,荀攸和戏志才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无奈与一丝动容。
他们知道,再多的理智分析与大局考量,在此刻这般浓烈的情感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最终,老成持重的黄忠与沉稳可靠的赵云主动站出请缨,各自挑选了一队最为精锐可靠的护卫,决定亲自护送甄姜、来莺儿以及年幼的小公子凌恒,快马加鞭,直奔那吉凶未卜的云中而去。
云中,太守府,密闭的病榻之前。
凌云依旧深陷于无边的黑暗与撕裂般的剧痛混沌之中,无法自拔。他的身体仿佛在被无形的烈焰反复灼烧,每一个细胞都在哀嚎;
转瞬间又如同坠入了万载冰窟,连灵魂都要被冻结。每一次微弱而艰难的呼吸,都牵扯着仿佛已经移位、破碎的五脏六腑,带来钻心的痛楚。
他的意识如同暴风雨中摇曳的烛火,光芒黯淡,在熄灭的边缘疯狂闪烁。
然而,就在这生与死的绝对界限之上,一股源自前世铁血生涯中千锤百炼出的、早已烙印在灵魂最深处的不屈意志,却在疯狂地咆哮、挣扎,不甘就此沉沦,向命运低头!
(我不能死!绝对不能死!)
(任务……还没有完成……那些并肩作战的兄弟们……他们的血仇还未得报……)
(甄姜……她在等我回去……还有恒儿,我的儿子……我不能让他失去父亲……莺儿……她那双含泪的眼睛……)
(朔方……刚刚有起色的基业……那些信任我、追随我的人……)
(活下去!无论如何,必须活下去!)
这股超越时代、源自另一个灵魂纬度的顽强求生欲,如同在惊涛骇浪中死死钉入海底的最坚固的锚,牢牢地定住了他即将飘散、沉沦的灵魂本源,与那不断从四面八方侵蚀而来、冰冷彻骨的死亡阴影,进行着一场外人无法看见、却凶险万分、寸土必争的殊死搏斗。
他的身体在外人看来依旧毫无反应,但生命体征——那微弱的心跳与呼吸,在华佗等人竭尽全力的药物与针灸维持下,竟奇迹般地没有继续恶化,维持住了一种极其脆弱的平衡。
而在他的病榻边,大小乔两位女子,几乎是不眠不休、倾尽全部心力地轮番守护,成了这生命防线中最细致、最温柔的一环。
大乔心思缜密,性情沉静,她主要负责根据华佗的方子,亲自监督并调配每一碗汤药,确保火候与分量丝毫不差;
她会在特制的简牍上,详细记录下凌云身体任何细微的变化——体温、脉搏频率、呼吸深浅、乃至眉心无意识的蹙动;
她还会定时用温水浸湿的柔软布巾,极为轻柔地为凌云擦拭脸颊、脖颈与手臂,保持他身体的洁净与舒适,避免因久卧而生褥疮。
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极尽轻柔,眼神专注得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每当看到凌云因体内剧痛而无意识蹙起的眉头,或因噩梦而微微抽动的嘴角,她的心也会跟着紧紧揪起,仿佛能感受到他那无声的痛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群美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群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