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在甄姜柔情似水的陪伴、来莺儿温婉体贴的照料,以及大小乔无微不至、近乎专业的医护下,身体凭借着过人的底子和坚韧的意志,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恢复着。
又过了十余日,他已能摆脱搀扶,独自在洒满阳光的庭院中缓缓踱步片刻。
尽管脸色依旧带着重伤初愈后难以掩饰的苍白,唇色也有些浅淡,但那双重新睁开、深邃如同古井的眼眸中,已然燃起了往日的锐利光芒与掌控一切的沉静,这让所有悬着心的人,终于能彻底将那块高悬的巨石放下。
这一日,秋高气爽,明媚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铺着青砖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荀攸和戏志才见凌云气色尚佳,精神也显清明,便互相对视一眼,带着早已整理妥当、关乎未来走向的机密文书,步履沉稳地来到了依旧弥漫着淡淡药草清香的书房。
书房内,药炉已然撤去,但空气中还残留着一丝苦香。
端坐于主位那张宽大檀木椅上的凌云,脊梁挺得笔直,虽未披甲,仅着一袭玄色深衣,却已然恢复了那份山岳般沉稳、足以令麾下谋臣猛将心定的气度。
他的目光扫过进来的两位心腹谋士,平静无波,却仿佛能洞悉一切。
“主公,”荀攸率先躬身,行了一礼,双手将一份用工整隶书写就的奏章草稿恭敬呈上,“此乃我与志才反复推敲,拟就的准备上奏朝廷的文书,陈情并北之事,请主公过目定夺。”
凌云伸出略显苍白但已稳定的手,接过那卷沉甸甸的帛书,缓缓展开。目光扫过其上以沉稳笔触书写、却字字隐含锋锐的内容:
奏章开篇,便以凝重之笔,详细陈述了几件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大事:
其一,回溯去岁,朝廷大军于广宗与黄巾主力鏖战正酣之际,北疆烽烟骤起。匈奴左贤王刘豹部趁虚而入,大举寇掠朔方诸县,烧杀抢掠;
同时,匈奴单于于夫罗更是亲率本部主力,猛攻并州北疆门户五原郡及朔方郡的战略重镇鸡鹿塞,边关告急文书雪片般飞来,百姓陷于水火,边塞岌岌可危。
其二,着重强调,彼时朔方、云中主力皆随主公远征在外,境内兵力空虚。留守主持大局的荀攸洞察危局,深知朔方与并州唇齿相依,一旦朔方有失,并州北大门洞开,胡骑铁蹄将长驱直入。
故立即以八百里加急向并州刺史丁原发出求援文书,痛陈利害,恳请其念在同为大汉臣子、共守边塞的份上,即刻发兵,东西夹击,或至少予以牵制,共御外侮。
其三,笔锋一转,直指丁原。明确指出,并州刺史丁原,坐拥并州强兵,却罔顾大义,竟以“并州内部匪患未靖,兵力捉襟见肘,实难分兵”等苍白借口,拒不发一兵一卒,坐视匈奴铁蹄在朔方、五原边境肆意蹂躏。
致使朔方留守军民陷入绝境,不得不孤军血战,伤亡极其惨重,无数边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积累了累累血债。
其四,笔触在此稍扬,陈述在陛下天威庇佑下,朔方残存将士及动员起来的百姓同仇敌忾,用命死战,终得以击退胡虏,保全了边境,安定了民心。
战后,朝廷明鉴万里,为巩固北疆,特擢升在此战中表现出色的张辽为雁门太守,李进为云中太守,以褒其功,以安边陲。
其五,最后,奏章以最严厉的笔调,直斥丁原后续恶行。指出丁原非但不反思自身坐视胡虏入侵、陷友军于危境的不义之举,反而因朝廷对张辽、李进的正当封赏而心生嫉恨,竟悍然趁主公自云中返回朔方途中,遣其义子吕布,率领并州精锐,于“一线天”险要处设伏截杀!
致使主公猝不及防,身被重创,几近殒命,随行忠心亲卫几乎全部战死,悍将成廉、郝萌亦于此战中被格杀(此点巧妙略去宋宪重伤等细节,只强调对敌方造成的损失)。奏章最后厉声质问:丁原此举,与勾结外敌、戕害国之栋梁何异?其心可诛,其行当伐!
这封奏章,字字铿锵,逻辑严密,有理有据,将丁原坐视异族入侵、嫉贤妒能、乃至伏杀边臣的三大罪状条列分明,层层揭露。它既是一份向洛阳朝廷申诉冤屈、请求主持公道的状纸,更是一篇在道义上彻底占据高地、公开讨伐丁原的政治檄文!
凌云逐字看完,眼中一抹冰冷的寒光一闪而逝,他将奏章轻轻放在案几上,指节在帛书上敲了敲,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仿佛已能预见结果的决断力量:
“所述之事,桩桩件件,皆为实情,并无夸大。公达,稍作润色,务求言辞更加犀利,直指要害。然后,即刻以六百里加急,快马直送洛阳,务必要让陛下和……该看到的人,都能看到。同时,”
他顿了顿,眼神微眯,“抄录副本,动用我们在并州的所有渠道,设法让并州各郡,尤其是太原晋阳城内的士族、豪强、乃至有心之人,都能‘意外’地看到这份东西。”
“诺!攸明白!”荀攸肃然应命,深知此举意在舆论先行,既告御状,亦乱敌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群美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群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