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呈连忙说“你为我准备了这么多东西,比我自己备的齐全,我只有感激的份”。
客气几句后,管家放下东西就离开了,离开前他告诉林呈,明天一早会来送林呈去考场。
第二天一早,管家准时来接林呈,送他来到了考场门口。
这时天还没亮透,贡院外却已排起长队。
考生们或激动或紧张的交流着,送行的考生家人门殷殷叮嘱些“别紧张,好好考..之类的话。
路边还有早起看热闹的人,他们聚在一起,对着排队的考生指指点点,猜测着谁能中举,谁是解元。
甚至有人当场打赌下注,“我看好王家公子,他打小就颇有才名,又拜了名师,这解元非他莫属。”
另一人不赞同“书味书院的周进益才学更好,书院旬考月考都是榜首,他才是解元的第一人选。”
两人吵了几句,在众人起哄下,各自拿了一两银子出来打赌。
林呈知道众人讨论的这两个人,一个官家公子名师徒弟,一个是学院头名榜首,都是有名的才子,赌坊下注的热门解元人选。
至于自己,无名小卒一个。
越临近考试时间点,门口越热闹,林呈对管家挥手“你回吧,这里太拥挤了”。
林呈站在人群中,将考篮提起,放在胸前,这是防止有人往自己的篮子里扔纸条。
这几天补了些考试注意事项,对别人陷害这种事,他是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
过了会儿,远处传来梆子声,大门缓缓打开,成队穿着甲胄的士兵拿着兵器从门里跑出,驱散围观人群。
考生们依次上前,接受层层检查。
搜查的士兵面无表情,细细搜查每个人的考篮。
草席抖开,棉被拆开,连糕饼都被掰碎查看...
携带的东西查完后,考生需要脱掉外衣,解开发髻,接受上下摸索检查。
这样严密的搜查下,很快就有人露了馅,有个考生的毛笔里藏了纸条,当场就被堵了嘴,带了下去。
林呈知道,这人玩了,革除功名都是轻的。
他咽了咽口水,有点紧张,尽管他没有带什么作弊的东西,可这种检查方式,让人不自觉紧张。
看了看排在自己前面的老哥,这个鬓角有些许白发的中年男人双腿都在打颤。
呼吸急促,摇摇欲坠就要摔倒。
林呈扶了他一把“小心”。
老哥感激的朝林呈点头道谢,盘腿在地上坐下舒缓情绪。
过了好一一会儿,他才起身。
很快,轮到了林呈接受检查,有人翻看他的考篮。
有人摸他的腋下,查看耳朵,检查头发是否携带纸条。
接着登记个人信息,核对外貌信息。
一切无误,林呈通过了检查,领了一块号舍木牌。
顺着指引往里走,号舍密密麻麻排列着,像蜂巢般规整又压抑。
林呈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后松了口气,他的号舍在中间区域,远离茅厕,不是传说中的臭号。
号舍里只有一张木板搭成的桌椅,墙角堆着些干草,赶紧铺上草席,将薄被叠成方块当枕头,又把号帘挂在竹竿上,总算有了个私密空间。
周围渐渐坐满考生,有人闭目养神,有人低声背诵…
不多时,主考官带着一群人走进考场,坐在高台中央,林呈一一看过去。
主考官端坐中间,面容威严陌生,但两侧的同考官里,有两张脸让他心头一跳 ,这两个考官,正是前几年负责科考的副考官周大人和李大人。
他们在考生原卷上出现的频率有点高,林呈就特意去查了两人的样貌,因此,这会儿一看到人,他就认出来了。
林呈连忙低下头,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这两位考官的文风偏好,他早从往年的试卷评阅中摸得一清二楚,提前准备的几篇策论正好投其所好。
随着一声炮响,本场考试正式开始。
试卷依次分发下来,林呈展开卷子。
首场考的是四书义,他逐题浏览,当看到最后一道大题时,呼吸骤然急促起来, 这道题的破题角度,恰好与制义要诀里一章经典案例吻合。
他压下心头的狂喜,先在草稿纸上打腹稿。
按照书中 “起承转合” 的诀窍,开篇用三句点明主旨,中间引经据典时特意避开了常见的《论语》引文,转而选用《中庸》里的冷门典故。
写到高潮处,他忽然想起周大人偏爱排比句式,又连忙调整句式,让行文更显气势。
笔尖在纸上疾走,墨汁晕开的痕迹里,藏着他数月苦读的心血。
午后的阳光在试卷上投下斑驳光影。
林呈写完了最后一个字,将草稿与试卷仔细核对,无误后小心放到一边,这时,他才发现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
从考篮里取出油纸包饼,就着冷水匆匆下肚,抓紧时间趴在桌上小憩片刻。
第二场,林呈遇到了难题,苦思冥想后,结合近年的水利新政展开论述,总算在交卷前补全了答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