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契……要不还是留着吧?若没打仗,咱们再回来。外边再好,终究不是自己家。”
林呈却道:“若真能回来,到时再买地就是了。爹还不信你儿子的本事?赚这点钱买几百亩地,还不是轻轻松松。”
林老头眉头舒展,心想也是。儿子是举人,随便写几个话本子就有几百两收入,确实不差这点卖地的钱。
他便又出去,将地按二两一亩的价格卖给了王家人。
王家人见到竟真以二两银一亩的价格买到了几十亩好地,个个乐得见牙不见眼,互相议论道:“既然林家二两一亩都肯卖,咱们何不再去问问其他林氏的人?说不定一两银子也能买一亩呢!那样一来,咱们就能有更多土地了!”
另一人却说:“可咱们没那么多钱了呀。”
一个瘸腿的汉子一拍脑袋,笑着说道:“那就用粮食抵!咱家不是囤了许多粮吗?现在外边有银子都买不到粮!咱们就以一百文一斤的粮价跟他们换地,问问他们肯不肯?”
几人觉得这主意很好,又拉上几个邻居合计,便去找林氏一族的人,想以粮换地。
没成想,最后竟真用几千斤粮食,换回了上百亩地。
这么多地,只要种上两年就能收回几千斤粮食,等于两年就能回本。
王家人直呼“发大了”,个个都做起当地主老爷的美梦来。
天擦黑时,南关村静了下来,连狗都不叫了,白天的酷热消散不少,迎面而来的微风里,带着丝丝凉爽。
林家门口,四架马车、一辆牛车并排停着。
院外三辆手推车也装得满满当当,车轮都裹了旧布减震。
车上粮食、衣物堆得老高,用油布盖得严严实实。
男人们举着火把,再次检查车辆捆扎是否牢固;女人们则做最后清点,生怕漏了要紧物事。
林呈举着火把给张秀儿和张惠兰照亮。
他们这房分到了一架马车,车里装着自家一房的衣物细软和五百斤粮食。
张秀儿检查了两遍,指着车厢里一条小缝隙说:“这儿还能塞点东西,我去找两件冬衣过来。”
林呈道:“能穿的冬衣都放爹那辆车里了。其他没漏什么吧?”
“除了带不走的家具,其余东西都带上了。”
“这就行了,你带着孩子上车吧。”
张秀儿带着大儿子和小儿子坐上马车。
车里用木板隔出一小块地方,铺着破旧冬衣,娘三个坐上去,即便颠簸也不易受伤。
张惠兰则带着林妩和林世贤,坐上了林老头赶的马车。
清点完人数,林老头哑声道:“走吧。”
大门缓缓关上,落锁。
锁住了一家人的过往与回忆。
来到村中的大坪时,这里已聚集了不少人。
没有人主持秩序,场面上吵吵闹闹乱成了一圈。
“你别挤我!”
“不是我挤你,是他挤我!”
林呈点了几个练武队的汉子帮忙维持秩序。
又让侄儿林世顺、林世贵帮忙清点人数。
这俩小子跟着他在清河县衙历练过一阵,简单的清点核算已不在话下。
人数很快清点出来。
林氏一族实到四十一户,共三百八十九人。
除村长家的大孙子林知礼、二孙子林守信两人算一户外,其余四十户皆是一大家子。
十五岁以下儿童有一百五十六人,其中无法独立行走的四岁以下幼童,就有三十八人。
青壮男人一百一十人,这些人将负责防御、巡逻、拉车、扛粮等重活,其中参加过李大根练武训练和对抗练习的仅二十二人。
妇女:九十四人,这些人以后负责取水,洗衣、做饭、照料孩子等。
五十岁以上老人三十九人,这些老人虽无需特别照料,但也难以长途跋涉,需多加休息。
面对这样一支老弱居多的队伍,要将所有人安全带到荆州,简直难如登天。
林呈接过队伍指挥权的这一刻,只觉肩上有千斤重担。
但他不能退缩。
这些人舍弃一切坚决跟他走,皆因信他这个“读书人”,因他曾带着他们赚钱,帮他们安然度过服役的难关......
他绝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他将已知的人数在纸上反复演算,很快安排好了各项职责。
敲响铜锣令众人安静后,林呈高声宣布:
林呈是负责人, 负责队伍前进的方向、物资采购、对外交涉。
林老头、族长林德沛、族老林得庸几人负责调解内部矛盾、监督大家执行各项指令,并且提供各种建议。
巡逻队队长李大根 ,夫子率领二十二名队员,轮班负责侦察,警戒,若是遇到敌人,他们需要战斗,护卫全队安全。
后勤总管,族里有名的公道人伍大伯娘 ,负责清点每户每日上交的粮食,带领妇女们做饭、烧水。
每户户主负责管好自家人,确保听从统一号令。
大家对这这样的安排没有异议。
随着林呈一声“出发”,长长的队伍缓缓移动,离开了南关村,离开了祖辈生息之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