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末。江陵。
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如同一声惊雷,震荡了整个天下。硝烟散去,长江水依旧东流,但南方的格局已然彻底改变。曹操北遁,留下的是焦黑的残骸与无尽的叹息;孙权与周瑜忙于巩固战果,清扫战场,将势力向荆州北部延伸;而月英与诸葛亮,则携大胜之威,率领着历经战火洗礼、愈发精悍的部众,以及大量前来投靠的荆州士民,正式入驻了江陵这座荆襄重镇。
百废待兴,事务繁杂。安置军民、整顿防务、清点缴获、与江东交涉地盘划分……一连十余日,月英与诸葛亮几乎是不眠不休,并肩处理着千头万绪的军政要务。他们默契依旧,往往一个眼神,便能明了对方心意,高效的配合令所有下属叹服。
然而,在繁忙的公务之下,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氛围,在两人之间悄然流淌。那是历经生死考验、共享辉煌胜利后,情感积淀到了顶点的自然升华,是超越了志同道合的战友之情,更为炽热、更为私密的男女之爱。
这一夜,终于将最紧急的事务处理告一段落。月英回到了暂时下榻的、原属于荆州某位将官的一座清雅院落。诸葛亮稍后亦至,他是来与月英商议明日与江东使者会谈的细节。
院落中蜡梅暗香浮动,月色如水,洒在青石板上,也透过窗棂,映亮了书房。两人对着江陵城防图,低声商议,直至更深夜阑。
当最后一点疑虑也被理清,诸葛亮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月英身上。她略显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烛光映照着她清丽绝伦的侧脸,几缕发丝垂落颊边,平日里挥斥方遒、智珠在握的“月英仙子”,此刻在静谧的夜色下,流露出一种难得的、属于少女的柔美与脆弱。
诸葛亮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多年来,他欣赏她的才华,敬佩她的志向,依赖她的智慧,与她携手走过无数风雨。从隆中初识的探究,到荆山夜话的知己,再到沔南立基的并肩,直至赤壁烈焰下的生死与共……点点滴滴,早已汇聚成深沉如海的情意。
“月英……”他轻声唤道,声音比平时更加低沉柔和。
月英闻声抬头,对上他的目光。那双眼眸,平日里是深邃如潭,睿智冷静,此刻却仿佛盛满了窗外的月光,温柔得能将人溺毙。她看到了他眼中毫不掩饰的欣赏、怜惜,以及那压抑已久、终于无法抑制的炽热爱恋。
她的心尖微微一颤。三年多了,自隆中草庐那月下盟誓,他们将彼此的身心与理想紧紧绑定,却始终恪守着礼法的界限,将最私密的情感深藏于共同的事业之下。但此刻,大敌暂退,根基初定,在这座属于他们的城池里,在这静谧的月色中,所有的克制都显得如此薄弱。
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回望着他,唇角微微扬起一丝极淡、却足以倾城的笑意。那笑容里,有理解,有期待,更有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托付。
诸葛亮缓缓站起身,走到她的身边。他没有急于动作,只是伸出手,极其轻柔地拂开她颊边那缕不听话的发丝,指尖若有若无地触碰到了她微热的肌肤。
他的动作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珍视。
“这三年多……辛苦你了。”他低语,千言万语,最终化作这句包含了所有理解与疼惜的话。
月英握住他尚未完全收回的手,将自己的脸颊轻轻贴在他略带薄茧的掌心,感受着那份令人安心的温暖与坚定。“与你同行,何谈辛苦。”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更多的是释然与满足。
四目相对,空气中弥漫着无声胜有声的浓情。烛火噼啪一声轻响,仿佛最后的信号。
诸葛亮俯下身,小心翼翼地,如同对待稀世珍宝,将她打横抱起。月英轻呼一声,手臂自然地环住了他的脖颈,将脸埋入他的肩窝,嗅到他身上淡淡的墨香与皂角清气,混合着一丝属于战场的凛冽,这是她熟悉且安心的气息。
他抱着她,穿过书房,走入内室。月光透过纱窗,为室内蒙上一层朦胧的银辉。他将她轻柔地置于榻上,帷幔随之落下,隔绝出一方只属于他们的天地。
没有过多的言语,一切的发生都如水到渠成。衣衫渐褪,露出她莹润如玉的肩头,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他的吻,最初是落在她的眉心,带着无比的珍重,继而缓缓下移,覆上她轻颤的眼睫,挺翘的鼻尖,最终,捕获了那两片他渴望已久的柔软唇瓣。
起初是轻柔的试探,如同春风拂过花瓣,带着小心翼翼的呵护。很快,积压了太久的热情如火山般喷涌,唇齿交缠间,是灵魂的战栗与共鸣。他的吻变得深入而霸道,仿佛要将她揉入自己的骨血之中。
月英生涩却勇敢地回应着,感受着他不同于平日的激烈与占有欲。他的手掌带着灼人的温度,在她细腻的肌肤上游走,点燃一簇簇陌生的火焰。她听到他压抑的喘息,感受到他紧绷的肌肉下蕴含的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平定东夷后,我与卧龙去种田请大家收藏:(m.20xs.org)平定东夷后,我与卧龙去种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