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了更高权限后,海量的数据如洪流般涌入专案组的分析系统。全国铁路网络近半年来的运行日志、故障报告、安保记录、甚至是一些曾被归类为“意外”或“巧合”的小事件,都被重新拿出来进行交叉比对和关联分析。
这是一个庞大到令人望而生畏的工程。技术队的办公室彻夜灯火通明,服务器满负荷运转,试图从数以亿计的数据点中找出那隐藏的、恶意的 pattern(模式)。
沈锐和老陈等人则负责从战术层面进行解读,将技术分析结果与现实案件进行印证。
几天不眠不休的努力后,一些模糊的轮廓开始浮现。
“沈队,有发现!”技术队的小张顶着黑眼圈,声音却带着兴奋,“我们建立了一个异常事件关联模型。发现过去三个月内,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十七起非技术原因的列车短暂延误或临时停车事件,其中九起都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局部通讯干扰。而这九起事件发生后的一周内,其所在线路或邻近线路,都发生了未破获的盗窃案或物资丢失案,案值不等,但目标都指向一些具有较高技术含量或特定价值的物品!”
“不仅仅是生物样本和滤波元件,”老陈补充道,指着地图上的标记,“还有高端轴承、特种合金钢坯、甚至是一些化学制剂。以前我们都把它们当成独立的个案处理了!”
沈锐看着地图上那些被标记出来的点和相互连接的线,仿佛看到了一张无形的、覆盖在铁路网络之上的贪婪之网。对方不是在单一地点作案,而是流窜全国,利用铁路的便捷和管理的局部漏洞,有针对性地窃取各种工业和技术材料。
“他们的手法在进化。”沈锐沉声道,“从早期针对旅客财物的扒窃,到后来窃取技术图纸和样本,再到如今利用系统漏洞盗窃在途物资。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手段也越来越狡猾。”
“而且,”小李指着时间轴,“你们看频率。最近两个月,这类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几乎每周都有。他们像是在…冲刺?”
“或者是在演练。”沈锐眼神锐利,“为某个更大的目标做准备。”
就在这时,国安部门传来了关于暗网调查的进展。通过追踪那几个落网“骡子”使用的加密货币钱包,虽然无法直接锁定最终收款人,但发现这些钱包都曾与一个共同的、信誉极高的暗网“担保人”账户发生过联系。这个“担保人”专门为一些高价值、高风险的非法交易提供中间服务。
而进一步的情报显示,这个“担保人”最近频繁接触与东亚、特别是中国相关的“物流”委托,要求的技能非常专业:熟悉中国铁路系统、能处理技术性挑战(如应对安检、信号系统)、能进行精准定时操作。
“所有的线索都串起来了。”沈锐深吸一口气,“有一个隐藏在暗网下的‘幽灵平台’,在接受来自不明雇主的委托,然后招募和指挥这些‘骡子’或小型犯罪团伙,利用我们对铁路系统局部的、短暂的监控盲区和管理漏洞,进行精准盗窃。这个平台,很可能就是‘狐王’组织转型后的新形态,或者是一个受其启发而诞生的、更加隐秘的犯罪企业。”
对手完成了从“实体团伙”到“虚拟平台”的转型,降低了自身暴露的风险,却扩大了对铁路安全的威胁。
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巡逻和蹲守显得力不从心。沈锐意识到,必须用新的思维和技术来应对。
在他的推动下,一个名为“铁盾”的专项应对小组成立,整合了铁路公安、国安、技术专家甚至包括铁路运营方的精英力量。
“铁盾”小组的核心任务不再是被动反应,而是主动预警和系统加固。
首先,基于之前的数据分析模型,“铁盾”建立了一套异常行为预警系统。该系统实时监控全国铁路网络的运行数据,一旦发现非正常的停车、信号波动、特定区域的通讯中断,系统会立刻报警,并自动调取相关区域的监控和人员信息,进行快速研判。
其次,针对货运安全,推出了“智能货舱”试点项目。在重点列车的货运车厢安装更先进的物联网传感器和视频监控,实现温度、湿度、震动、非法开启的实时监测和报警,数据通过卫星链路传输,避免被地面信号干扰切断。
第三,加强与海关、边防的合作,对重点物资的运输实施从起点到终点的全程闭环监管,堵塞漏洞。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主动出击。“铁盾”小组精心设计了几批“特殊货物”——内置了精确定位器和隐蔽摄像头的诱饵设备,将其混入正常的运输流程中,目的地设置为那些之前发生过盗窃案的线路。一旦这些“货物”被异常开启或偏离预定路线,指挥部就能立刻知晓,并能实时监控窃贼的一举一动。
一张基于科技和数据的天罗地网,悄然铺开。
春运还在继续,车站依旧忙碌。但在这份忙碌之下,一场静默的科技战已经打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西湖谜案请大家收藏:(m.20xs.org)西湖谜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