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区的铁丝网在暴雨中泛着冷光,每根立柱顶端的脉冲发生器都在高频闪烁,将半径五十公里的区域包裹在蓝色的能量屏障里。肖少校站在临时指挥塔的了望台上,雨水顺着动力装甲的肩甲滑落,在地面积成小小的水洼。水洼里倒映着她的脸,眉心那枚淡金色的印记像一片融化的金属,随着呼吸微微起伏。
“第七次生物普查结束,未发现大型异常聚合体。”安娜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带着数据分析后的疲惫,“但隔离区边缘的苔藓样本全部呈现出符号活性,它们的细胞分裂周期比正常苔藓快17倍,细胞壁上的纹路正在缓慢重组。”
肖少校低头看向手腕终端,屏幕上显示着无人机拍摄的图像:隔离区外围的森林里,成片的苔藓覆盖在树干上,形成巨大的蓝绿色斑块,斑块边缘的轮廓恰好是基地坍塌时那个漏斗状漩涡的微缩版。更令人不安的是,苔藓的生长轨迹与基金会数据库里199█年仓库火灾现场的符号分布图完全重合。
“让普查队撤回,改用无人机械臂采集样本。”肖少校的指尖在终端上滑动,调出第二小队的巡逻路线,“告诉他们远离编号G-12到G-17的网格区,那里的土壤电阻率异常,可能存在未引爆的符号残留物。”
三天前,一支清理小队在G-14区域发现了半截被甲壳包裹的步枪,枪身的合金材质已经转化为类似昆虫外骨骼的物质,弹夹里的净化弹全部凝固成墨绿色的晶体,晶体内部能看到蜷缩的虫形阴影。这与里德博士笔记中记载的“物质转化阈值”完全吻合。当符号浓度达到临界值,任何物体都会经历从无机到有机的异常相变。
“少校,‘蚁穴’观测站的深度探测器有新数据。”安娜突然提高了音量,“地下120米处检测到周期性的声波振动,频率与基地坍塌时的维度通道波动一致,但振幅只有当时的1/237。”
肖少校转身走向指挥塔内部,装甲靴踩在金属台阶上发出沉闷的回响。指挥塔是用模块化集装箱搭建的临时建筑,中央大厅里布满了屏幕,实时显示着隔离区的各项数据。最左侧的屏幕上,那片玻璃化大坑的三维模型正在缓慢旋转,坑底的微型孔洞被红色方框标记,旁边的数据显示其直径稳定在3.7厘米,每小时会喷出2.3毫克的墨绿色雾气。
“声波频率的周期是多少?”肖少校走到安娜身边,后者正盯着一组不断跳动的波形图。
“7分13秒。”安娜调出频谱分析结果,“而且波形图的峰值处,总会出现这个符号。”她用手指在屏幕上圈出一个旋转的金色纹路,与肖少校眉心的印记几乎一致,只是纹路的旋转方向相反。
“反向符号……”肖少校下意识地按住眉心,那里传来轻微的刺痛,“飞蛾留下的鳞粉样本分析有结果了吗?”
“初步检测显示含有高维空间的能量残留,”安娜调出一份加密报告,“基金会总部的量子物理部认为,这些鳞粉可能是‘维度锚点’的碎片是一种能稳定高维与三维空间接口的异常物质。但他们无法解释为什么锚点会以生物形态存在。”
肖少校想起那只雪白飞蛾钻进生命体伤口时的场景,金色纹路与银色丝线的共振似乎触发了某种净化机制。她突然意识到,基金会关于“异常共生体”的记录或许有误,这只飞蛾不是高维存在的投放物,更像是某种被符号污染后产生的“免疫应答”。就像人体在遭遇病毒时会生成抗体,现实维度在受到高维入侵时,也可能催生出针对性的异常生命。
“少校!G-16区域发生能量脉冲!”战术屏幕突然弹出红色警报,“巡逻队的生命信号消失了!”
肖少校立刻切换到无人机视角,屏幕上显示出令人心悸的画面:G-16区域的树木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树干表面渗出黑色粘液,粘液落地后汇聚成数十个小型漩涡,每个漩涡中心都有蓝绿色的符号在旋转。六名穿着动力装甲的士兵倒在漩涡周围,他们的装甲外壳已经开始透明化,能看到皮下蠕动的金色纹路——与肖少校眉心的印记同源,但更加混乱。
“是符号的二次污染!”安娜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他们的呼吸系统可能吸入了雾气残留,触发了体内的潜伏符号!”
肖少校抓起指挥台上的脉冲步枪,按下装甲的紧急供氧按钮:“给我坐标,我去处理。”
“不行少校!你的生理监测显示印记活跃度在上升!”安娜拦住她,屏幕上弹出肖少校的体检报告,心率、肾上腺素水平和脑电波频率都超出了安全阈值,“你现在进入污染区,可能会引发符号共鸣!”
肖少校推开她的手,面罩在面前自动合拢:“他们的装甲还能支撑12分钟,等支援赶到就来不及了。”她走向武器架,取下一枚高爆净化弹,“通知技术组准备远程强制剥离程序,如果我没能带回他们,就摧毁整个G-16区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基金会那些故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基金会那些故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