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州地处京杭大运河与隋唐大运河交汇处,北及北京,西抵洛阳,南达杭州,有“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之称。
人口一度号称百万,人称天下第一码头,天下粮仓,是全国着名的商业大都会。
十年前清军的一场屠戮、劫掠,让临清城人口一下子降到了十来万人。
临清位于山东西北,也是清军控制区,由投降清廷的原明军和少量八旗驻防。地理位置却是深入山东腹地的一个突出部。
临清是运河重镇,刘体纯要是拿下它,等于一刀切断清军利用运河输送粮食补给的重要通道。
引起的震动必定极大,足以让北京的多尔衮和武昌的多铎、洪承畴跳脚。
根据陈有银的情报,临清守军并非八旗主力,而是以投降的原明山东军为主,约五千人,混杂几百八旗督战队。
这些降军新附不久,士气低落,人心浮动,正是“雪球”中最脆弱的部分。
打蛇打七寸,柿子要捡软的捏!
另外一点,多铎、洪承畴正率领清军主力全力威慑江北,注意力在南方。
如果刘体纯军自沧州、德州突然南下攻击临清,完全出乎其意料。
临清距离沧州核心区不算太远,又有大运河相连,后勤补给相对容易。
得手后,可依托运河工事固守一段时间,也可视情况撤回,行动较为灵活。
此战目的不在于长期占领,而在于展示力量,打击清军气焰,动摇降军信心。
只要能在清军腹地,干净利落地吃掉一支降军,就足以向天下证明:清军并非不可战胜,降军就是墙头草。沧州军有能力斩断清军“滚雪球”的链条。
下定决心,刘体纯毫不犹豫地下达了进攻临清的命令。
此战,由他亲自率军进攻。
军令如山!整个沧州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高速运转:
陈有银麾下最精锐的夜不收小队,携带最新绘制的精细地图,提前数日潜往临清周边。他们不仅摸清了城防布局、兵力部署、换岗规律,更锁定了守军将领。
一名叫赵应元的原明参将,降清后升副将。
八旗军约五百人,由一个牛录额真统领。
刘体纯亲自点将,前锋营由一千悍卒组成,配最新火帽枪和手雷为尖刀,由王石头担任先锋官;中军为火炮营和刀盾营,携带虎蹲炮、弗朗机的小型炮队,约三千人,由一个叫做孙力的原亲兵带队;另配属工兵队、骑兵队三千五百人,皆是刘家军百战精华,机动性强。
所有参战火帽枪配发足量定装纸壳弹和火帽,确保射速和可靠性远超火绳枪。携带了特制的爆破火药桶。工兵携带了可快速组装的简易云梯和壕桥。
依托大运河,每天夜里悄悄的把虎踞炮和佛郎机炮及攻城机械运到临清附近。
部队昼伏夜出,避开大路,专走偏僻小径。沿途由地方屯所和保甲提供掩护和补给点。对外严格封锁消息。
刘体纯制订的战术核心就是奇袭!
利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在敌人最松懈时,发动迅猛突击,力求一击破城。
他考虑过,以这个时代军人的思维,一座五六千人防守的重镇,过来三万人也不一定打得下。
况且,三万人的部队调动,一定是无法隐藏踪迹的。
只要发现有部队调动,清军肯定会马上派援兵来救。
刘体纯就是要利用敌人的这种固有思维,打个出其不意。
五日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辰。临清州城如同一头沉睡的巨兽,匍匐在运河岸边。
城头稀疏的火把在寒风中摇曳,守夜的士兵缩在垛口后打盹。
城内,刚刚经历了易主之变的恐慌尚未完全平息,加上上头催逼粮饷甚急,军心士气极为低落。
副将赵应元搂着新纳的小妾,正在温暖的被窝里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
他丝毫不知,死神的镰刀已悬在头顶。
王石头的前锋营精锐,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潜行至护城河边。
工兵迅速架起轻便壕桥。借助夜色的掩护和情报指引,他们精准地避开几处可能有暗哨的区域,摸到了护城河边,各自找位置隐蔽好。
与此同时,孙力指挥的火炮营主力已在城外开阔地悄然列阵,将虎蹲炮和弗朗机推至预设发射阵地,炮口微抬,装填完毕。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寂静中流淌。城头,一个睡眼惺忪的守军士兵似乎听到一点异响,揉着眼睛探出头…
“敌…!” 他惊恐的喊声只发出半截声音。
“动手!” 王石头的怒吼如同惊雷炸响
“砰!砰!”两声火帽枪口应声喷出火舌,城头的清军一个倒栽葱掉下城墙。
这一下子,城墙上立刻慌乱起来,伴随着嘈杂的喊叫声,也亮起来火把。
黑压压的人头涌向了城墙的垛口,隐隐传来几声满人的喝骂声。
“放!” 孙力一声令下!
他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轰!轰!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