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光洁如水的正面朝向众人时,整个工坊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太清晰了!
比最昂贵的铜镜清晰百倍,比平静无波的水面还要真实。
光线仿佛毫无阻碍地穿透水晶玻璃,又被背后那层不可思议的银膜完全捕捉、毫无保留地反射回来!
工匠们脸上惊愕的表情、工坊梁柱的纹理、甚至高处小窗透进来的光斑…都分毫毕现地呈现在这方寸之间!
每一个毛孔,每一根胡须,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这简直是仙家宝物!”
赵金的声音带着颤抖,他痴迷地看着镜中自己那张被布巾遮住大半、却依旧清晰得吓人的脸。
刘体纯看着镜中清晰地映出他染满硝烟风霜、棱角分明的脸庞,那双深邃锐利的眼睛,此刻也带着一丝震撼和巨大的满足。
几天后,沧州汉唐商会的展厅厅被临时布置成了新产品展示场。
当那些蒙着红绸的“瑶台镜”被一一揭开时,在场的几位南方大商和本地豪绅,瞬间失声,继而爆发出无法抑制的惊叹!
镜框是艺术的杰作,这必须要感谢刘体纯从京城带来的五百多工匠。
香樟木雕琢成缠枝莲纹,古朴典雅;楠木则被刻成云纹瑞兽,大气磅礴。
最令人移不开眼的,是镶嵌在边框转折处、或镜钮顶端的那些小块“瑶台玉”。温润如脂的白玉,或是带着翠绿沁色的青玉,被巧匠磨成水滴、如意、小兽等形状,恰到好处地点缀在深色的木纹间,流光溢彩,华贵非凡。
瑶台玉整体做成的镜框、首饰盒、百宝匣、梳子、镇纸等器物,无不显现出一种新颖、温润、晶莹,让人爱不释手。
而这一切的华美,都是为了衬托展厅中间那面三尺见方,真正的“魔镜”!
水晶玻璃光洁无瑕,背后的银膜反射出的人影,纤毫毕现,肌肤纹理、衣料光泽、发丝飘动,都如同真人站在面前。
一位豪绅夫人带来的贴身侍女,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容貌,竟吓得失手打翻了茶盏。
汉唐商会掌柜的换成了沧州本地商人单元庆。
在商言商,刘体纯还是选择了做个东家,经营就由聘用的掌柜的负责。
“单掌柜的!这…这宝镜,作价几何?”
一个来自苏杭的丝绸巨贾声音都变了调,眼睛死死盯着那面镶嵌着羊脂白玉云纹边框的梳妆镜,仿佛看到了苏杭贵妇们疯狂追捧的景象。
单元庆端坐上首,微微一笑,伸出三根手指说道:“白银三百两,一面。镶玉者,再加五十两。”
“三百两?!” 有人惊呼,但随即被更大的狂热淹没。
“值!太值了!扬州最好的倭国铜镜,磨得再亮也如隔层纱,还要卖一百两!这水晶瑶台镜,照人如对月华,三百两,不贵!”
另一个珠宝商立刻接话。
“我要十面!不,二十面!款式都要不一样的!定金现在就付!” 丝绸巨贾生怕落后,立刻拍板。
订单如同雪片般飞来。这些晶莹剔透、人影毕现、框镶美玉的“瑶台镜”,瞬间成了南北豪商眼中比黄金更硬的硬通货。它们被小心翼翼地装入衬着丝绒的木匣,由最精锐的镖师护送,沿着崎岖但利润丰厚的陆路,流向富庶的江南、繁华的京师,甚至更远的地方。
一面面镜子,一件件瑶台玉制品换回了沧州急需的粮食、药材、布匹,甚至还有南方精良的铁料和工匠。
刘体纯站在沧州城头,看着运河上虽然稀少却坚定驶来的、挂着“刘”字旗的货船,又低头看了看手中那面小小的、光可鉴人的圆镜。
他不后悔,打断了清廷的“滚雪球”进程,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民族的灾难。
虽然说沧州遭受了一场浩劫,他的刘家军损伤惨重,他也不后悔。
凤凰涅盘,沧州不会倒下,刘家军也不会倒下。
喜欢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