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逆贼,天怒人怨,饿毙是其必然下场。待其军民溃散,朝廷王师再北上收拾残局,岂不美哉?些许粮米,能不成全?”
阮大铖摇着折扇,面带忧国忧民之色,叹口气道:“唉,只是苦了百姓…”
“百姓?”
另一个勋贵嗤笑道:“跟着流寇造反,饿死也是咎由自取!集之公不必怜悯。倒是刘体纯那些琉璃镜、瑶台玉的作坊…届时还需集之公美言,交由江南商会‘代为打理’才是。”
几人相视而笑,举杯共饮。
董小宛垂下眼帘,琵琶声调微微一乱,想起沧州城头那道染血的疤痕和那双疲惫却坚定的眼睛。
沧州府衙后院,刘体纯屏退左右,独自站在一小片被精心呵护的试验田边。
这里没有种粮食,而是种着几种从南方找来、耐旱耐瘠的陌生作物——番薯和马铃薯。
这是刘体纯根据前世记忆,费尽心力搞来的种子,被视为最后的秘密武器。
秧苗长得稀稀拉拉,在干热的空气中蔫头耷脑。
刘体纯蹲下身,抓起一把滚烫的泥土,任由土屑从指缝流下。
“今年指望不上了!希望明年能填饱一下百姓的肚子!”
他站起身,心里默默地念了一句。
饥饿的阴影笼罩着沧州,但一种比饥饿更冰冷、更坚硬的的东西,在他眼底凝聚。
“不能这样让百姓们饿肚子,必须想办法!”
“传令!”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院子里响起,清晰而冷酷:“从明日始,全军口粮再减三成。所有工匠,优先保证火药、箭矢、‘掌心雷’打造。”
“组织所有还能动的人,包括妇孺,由老兵带队,进山!挖野菜,捕鼠,捉蛇,掏鸟蛋!告诉所有人——”
他转过身,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那双眼睛,燃烧着近乎残忍的决绝。
“沧州,就算啃泥土,吃死人,也要撑到秋收!”
想了想,又秘密叫来陈有银和张敬东。
“有银,让谍报司的人迅速探明给鞑子运粮的商船动向!”
“得令!”陈有银抱拳听令。
“敬东,准备好人马、车辆,秘密潜入临清附近,目标不是清军,是运河南北的晋商粮队。我要粮食,不管你们用什么手段。”
“得令!”张敬东马上明白了刘体纯的意思,脸上放出兴奋的光芒。
喜欢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