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虎率先开口,他眉头紧锁,忧心忡忡道:“大哥,裂土封王,世袭罔替,条件确实诱人。但……这可是投效清廷,背弃大明!我等虽出身海上,然如今亦是大明臣子,隆武皇帝在福州,我等若行此事,必遭天下人唾骂,这‘汉奸’的污名,怕是洗不掉了。”
人的名,树的影,他更看重家族的长远名声,否则,子孙后代都抬不起头。
“二哥此言差矣!……”
郑芝豹性子急躁,闻言立刻反驳道:“什么狗屁名声?能当饭吃,能保住咱郑家偌大的家业吗?”
他环视众人,声音洪亮,继续说道:“眼下是什么局势?大家都清楚!北边,清军势大,多尔衮磨刀霍霍;北边,那个不知道从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刘体纯,占了山东,弄出些奇技淫巧的东西,火器犀利,跟咱们貌和神离,互生怨念,有势同水火之势。南边,广州、广西那边,何腾蛟那些人,跟咱们有什么交情?指望他们北上帮我们打清军?做梦!”
他顿了顿,继续剖析,话语赤裸而现实。
“咱们郑家,根基在海上!水战,咱们谁也不怕,就算清军和刘体纯绑一块儿,在海上也得看咱们脸色!可陆上呢?”
他指了指脚下,摇摇头道:“泉州、漳州、乃至整个福建,咱们能完全掌控的陆地才多大?一旦清军主力南下,或者刘体纯那小子缓过劲来从北边压过来,咱们陆上的那些营头,能顶得住吗?”
众人闻听,心头一凛,都知道他说的大差不差。陆地上开仗,他们郑家军确实是弱了几分。
最后郑艺豹带着一丝无奈和狠厉说:“水师再强,也不能把船开到岸上来打仗!如今是群狼环伺,咱们看似风光,实则独木难支!与其等到被各方觊觎,逐个击破,不如找个最强的靠上去!清廷如今最强,也最需要咱们的水师!他们许以王爵,正是看中了咱们的价值!背个名声怎么了?活下来,保住家业,才是硬道理!有了王爵,有了地盘,咱们郑家才能真正站稳脚跟,管他外面骂不骂!”
郑芝莞在一旁点头附和道:“五哥说得在理。如今我们的商路,北面被刘体纯卡着,西面何腾蛟那边也油盐不进,仅靠南洋和东瀛,终究受限。若能与清廷互市,打通北方商路,其中的利润,诸位当能想象。且清廷许诺,归顺后仍由我等掌控水师和海上贸易,这实利,比福州那个空头皇帝给的虚名强太多了。”
几位水师将领也纷纷发言,大多赞同与清廷合作。他们常年海上搏杀,更信奉实力和现实利益,对陆上的王朝更迭和忠义观念,并不像读书人那般执着。
况且,清廷开出的条件,确实保障了他们的核心利益——船队和贸易。
这一招,确实击中了他们的软肋,让他们有点无法拒绝。
这时,一直沉默的施琅起身,向郑芝龙及各位叔伯行礼后,沉声道:“总兵大人,诸位将军。末将以为,豹爷分析得透彻。如今局势,我郑家独力难支陆战,已是共识。与清廷联手,确是当前局面下,损失最小、获益最大的选择。至于名声……”
他顿了顿,年轻刚毅的脸上露出一丝复杂,脸色红了又红说:“自古成王败寇,若我郑家能借此机会,真正雄踞东南,手握重兵,掌控海贸,将来之事,谁又能说得准?实力,才是洗刷污名的最好工具。”
他的话,一下子引来了不少将领的认同,个个都点头。
他们是什么人,是海上讨生活的海盗,从来也没有对大明有过真正的忠诚。
郑芝龙默默听着,将兄弟和部将们的意见尽收耳中。
他心中早已倾向接受清廷条件,召开此会,更多的是统一内部思想,消除阻力。
他注意到,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陆战的短板和孤立无援的困境,对于“汉奸”污名,虽有人提及,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似乎都选择了妥协。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带着一身威严,沉声道:
“诸位的意思,老夫明白了。诚如芝豹和阿琅所言,我郑家如今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陆战非我所长,四面树敌更是取死之道。
清廷虽为异族,但其势大,且肯拿出真金白银和王爵之位,比之福州朝廷的空口白话,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最终决断,一挥手说通:“为了郑氏一族的存续与荣华,这‘南海王’,老夫做了!这汉奸的骂名……老夫一肩担之!
此事关乎家族存亡,今日之议,绝不可外泄!各自约束部下,做好准备。待与北使详谈条款落定,便是我郑家龙腾南海之时!”
“谨遵大哥(总兵)之命!”众人齐声应诺。
密室之中,决意已定。一场影响深远的交易,在郑家核心层的共识下,悄然推进。
泉州渔码头,咸湿的海风裹挟着鱼腥味和船只的桐油气味,在空气中弥漫。
临水的一排低矮建筑中,一间名为“醉渔翁”的小酒铺毫不起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