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郑芝龙如此重大的决策,即便再隐秘,也难免会有一丝风声泄露。
郑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有心人很快便从近期军队调动、物资储备的异常,以及核心将领讳莫如深的态度中,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郑芝龙欲降清!”
“他要用朝廷和皇上来换取自家的富贵!”
如同瘟疫般,各种骇人听闻的流言开始在泉州上层社会中悄然传播,虽然还未波及底层,但已足以引起巨大的恐慌和动荡。
最先接到确切风声的是黄道周。他在福州和泉州皆有眼线,一些对郑芝龙可能投敌深感忧虑的官员和士绅,冒着风险将消息传递了出来。
闻此惊变,黄道周又惊又怒,气得浑身发抖,连夜召集了少数可信的同僚。
“国贼!国贼啊!”
黄道周老泪纵横,捶打着桌面,痛心疾首。
“郑芝龙狼子野心,果然要行此大逆不道之事!他这是要将皇上,将大明最后的希望置于死地啊!”
众人亦是义愤填膺,忧心如焚,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黄公,事急矣!必须立刻禀明圣上,早做准备!”
“郑贼在福州城内亦有驻军,若其突然发难,后果不堪设想!”
“需立即联络各地忠义之士,尤其是掌控兵权的将领,如彩兄(郑彩)、联兄(郑联)等,晓以大义,使其勿要与郑芝龙同流合污!”
黄道周强忍悲愤,沉声道:“诸位所言极是。我即刻起草密奏,将郑贼之阴谋上达天听!同时,需派人加紧探听消息,确认其具体动向和计划。另外……”
他目光看向自己的得意门生王学忠,问道:“学忠,你前番与郑森接触,观其如何?”
王学忠立刻躬身答道:“回恩师,学生多次与郑森暗谈,观其言行,虽身处其父权势之下,然心中常怀忠义,熟读圣贤之书,对北虏暴行深恶痛绝,对其父……某些行径,亦颇有微词。此次北征惨败,更令其对单纯倚仗武力产生怀疑。学生以为,其心向明,不愿降虏。”
“好!”黄道周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之光,马上吩咐道:“此子或为郑家唯一明理之人,亦是我等破局之关键!学忠,你即刻再赴泉州,设法秘见郑森,向其坦言我等所知,晓以民族大义、君臣纲常!
告诉他,只要他愿意挺身而出,拨乱反正,掌控郑家军,我黄道周及朝中所有忠贞之士,必将全力拥护于他!
朝廷亦会不吝封赏,使其承袭乃父爵位,名正言顺执掌郑家!绝不能让郑氏基业,毁于一旦,更不能令其沦为异族鹰犬!”
王学忠神色一凛,深知此行干系重大,郑重应道:“学生明白!必不辱使命!”
……
泉州,一处隐秘的私人园林内,夜色深沉。
郑森应约而来,眉宇间笼罩着浓得化不开的忧郁与疲惫。王学忠早已在此等候,见礼之后,摒退左右。
“大木兄,近日风声,想必你也有所耳闻。……”
王学忠开门见山,语气沉痛而恳切。
“令尊与洪承畴密会之事,已非空穴来风。其欲以朝廷、以皇上为进阶之礼,投效清廷,此事当真?”
郑森身体微微一颤,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被如此直接地挑明,仍觉一阵刺痛。
他沉默良久,最终艰难地点了点头,声音沙哑说道:“父命难违……家父……亦是为家族存续考量。”
“存续?”
王学忠语气陡然激昂起来,厉声道:“大木兄!岂不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国亡了,郑家纵然苟全,也不过是异族砧板上的鱼肉,仰人鼻息,何谈存续?洪承畴、吴三桂之流,纵然一时显贵,然背祖忘宗,甘为异族驱使,千秋史笔,必将遗臭万年!令尊此举,非但不是存续家业,实乃自毁长城,将郑家数代英名付诸流水啊!”
他上前一步,紧紧盯着郑森的眼睛,压低声音,却字字千钧,直击心扉。
“大木兄,你素怀忠义,明辨是非,岂能坐视令尊行此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如今朝廷危殆,天下瞩目于闽浙!黄师命我转告于你,只要你愿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掌控郑家军,高举抗清义旗!
我朝上下,从皇上到文武百官,必将倾力支持,拥你承袭平国公爵位,名正言顺执掌郑家基业!
届时,你非但不是悖逆,而是匡扶社稷、保全家族的英雄!郑家的未来,系于你一念之间!”
这番话,如同惊雷般在郑森脑海中炸响。他脸色煞白,心跳如鼓。
一边是父亲的权威和家族的现实压力,一边是忠君报国的理想和力挽狂澜的诱惑。
他知道王学忠所言非虚,投清必将背负千古骂名,郑家也将彻底失去自主。
而若能掌控军队……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再也无法遏制。他想起北方的刘体纯,同样是手握强兵,却能自主抗清……一种前所未有的野心与责任感,在他心中剧烈交织、碰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