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内争论不休,张昭、吕蒙等人主张背弃联盟,静观其变,甚至暗中联络曹魏,以求自保;鲁肃、诸葛瑾等人则坚持巩固吴蜀联盟,共同对抗曹魏。孙权听着双方的争论,心中更是犹豫不决。
他深知鲁肃所言有理,曹魏乃是最大的威胁,一旦联盟破裂,东吴必将陷入孤立。可张昭与吕蒙的担忧,也并非没有道理。蜀汉如今势头正盛,若真能北伐成功,一统天下,东吴确实难以自保。更何况,荆州民心始终向着蜀汉,关羽的威望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让东吴在荆州的统治始终不稳。若蜀汉日后以“收复荆州”为名,出兵江东,东吴又能抵挡多久?
“够了!”孙权猛地一拍案几,制止了众人的争论。他站起身,走到殿外,望着长江的方向,神色复杂。当年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情景,赤壁之战的火光,荆州之争的厮杀,一幕幕在眼前闪过。
“荆州民心不附,蜀汉势大,联盟若存,恐养虎为患;联盟若破,又恐唇亡齿寒。”孙权喃喃自语,心中陷入了两难。他转头看向身后的侍中胡综,问道:“胡侍中,你可有何高见?”
胡综躬身道:“主公,依臣之见,联盟可暂不破裂,但需暗中防备。可遣使前往蜀汉,祝贺其北伐大捷,同时提出共同夹击曹魏的提议,试探蜀汉态度。若蜀汉愿意与我东吴平分中原,则可继续联盟;若其态度傲慢,不愿分权,则需早做打算,暗中联络曹魏,以备不时之需。”
孙权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点头道:“此言甚合我意。便派诸葛瑾为使者,前往蜀汉汉中,面见诸葛亮与庞统,一则祝贺大捷,二则商议夹击曹魏之事,务必探清蜀汉的底细。”
“臣遵旨。”诸葛瑾出列领命,心中却隐隐有些担忧。他深知蜀汉内部对东吴的态度复杂,此次出使,恐怕不会一帆风顺。
孙权望着诸葛瑾离去的背影,心中依旧没有底。他知道,这一步棋走得极为关键,不仅关乎吴蜀联盟的未来,更关乎东吴的生死存亡。蜀汉北伐的节节胜利,如同一柄双刃剑,既削弱了曹魏,也让东吴的处境变得愈发微妙。
而此时的汝南,魏延率领的援军已顺利抵达。赵云、赵统亲自出城迎接,两军汇合,士气更是高涨。魏延带来了庞统的最新部署,告知众人将整合淮南、汝南兵力,向东推进,打通与陈仓的战线。
“有魏将军相助,我等如虎添翼!”赵统兴奋地说道,“如今魏军新败,粮草短缺,正是扩大战果的良机!”
赵云捋着胡须,沉声道:“不可轻敌。贾诩、司马懿虽败,却仍是劲敌,且曹魏根基深厚,短期内难以彻底击溃。当务之急,是巩固汝南防线,整合兵力,等待庞军师的下一步指令。”
魏延颔首道:“子龙老将军所言极是。我已令部下休整一日,明日便与诸位一同勘察地形,部署防御,同时联络罗宪、夏侯霸,共商进军之策。”
城中百姓听闻蜀汉援军赶到,更是欢呼雀跃,纷纷拿出家中的粮食、衣物,慰问将士。苏婉与百姓们一同筹备物资,脸上满是欣慰。经过这场汝南保卫战,百姓们对蜀汉的信任愈发深厚,城中秩序井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远在陈仓的庞统,接到魏延顺利抵达汝南的消息后,心中彻底安定下来。他知道,随着援军的到来,汝南将成为蜀汉北伐的重要据点,陈仓至汝南的战线一旦打通,蜀汉便能在中原与曹魏分庭抗礼。而江东孙权的犹豫与试探,他也已通过情报网得知,心中早有应对之策。
“传书孔明,令其与诸葛瑾周旋,许以平分中原之利,稳住东吴。”庞统对着信使下令,“待我军在中原站稳脚跟,再论其他。如今,首要之事,是彻底击溃曹魏西线、东线兵力,让北伐大业再进一步!”
信使领命而去,帐内的庞统再次望向舆图。汝南的胜利,如同点燃了北伐的熊熊烈火,让整个战局都朝着有利蜀汉的方向发展。而江东的摇摆,曹魏的困局,都将成为蜀汉北伐路上的垫脚石。他相信,只要按部就班,稳步推进,一统中原的大业,指日可待。
长江两岸,渭水之滨,中原大地,各方势力的博弈愈发激烈。吴蜀联盟的未来,曹魏的存亡,蜀汉的北伐大业,都在这一场场战役、一次次决策中,悄然走向新的未知。
喜欢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请大家收藏:(m.20xs.org)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