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天者」的冰冷注视如同悬于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主脑」的阴影则如同浸染星海的墨汁,无声渗透。地球文明的高层们清晰地意识到,留给他们在和平摇篮中稳步发展的时间窗口,可能脆弱得像一层薄冰,随时都会碎裂。
龙城基地最深处,被多重能量护盾和物理隔音层保护的球形战略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椭圆形的会议桌旁,艾拉、「辰星」的实体投影、墨斯、「雷公」、「山魈」以及几位代表地球联合政府最高意志的官员齐聚一堂。巨大的全息星图悬浮在会议室中央,太阳系及其周边星域的模型中,刺眼的红色光点标记着已知的威胁活动区域,尤其是木星轨道附近那个不断散发微弱波纹的“异常空间坐标”,以及天苑四方向若隐若现的“收割者”活动区。
“被动防御,只能延缓死亡的进程,无法扭转战局。”“辰星”开门见山,他的声音在密闭空间内回荡,带着金属般的质感。星图随之变化,勾勒出几条可能的入侵路径。“我们必须利用从守护者遗迹中获得的遗产,实现技术与实力的爆发式增长。核心目标有二:第一,建立覆盖整个太阳系的主动预警网络;第二,打造具备战略反击能力的尖端力量。”
艾拉微微颔首,她站起身,走到星图前。随着她指尖轻点,几项从守护者宝库中解析出的关键技术蓝图被高亮显示,复杂的三维结构图和能量流示意图缓缓旋转。
“‘恒光壁垒’核心矩阵,可以无缝接入并彻底升级我们现有的‘文明灯塔’全球防御系统,使其从能量护盾升格为带有一定规则扭曲特性的‘概念性壁障’。”艾拉的声音清晰而沉稳,“‘灵能编织’技术与‘星尘锻造’法,一旦实现工业化应用,将让我们单兵作战系统的防护与机动性,以及星舰的装甲与武器系统,实现跨越数个世代的飞跃。”
她的手指最终停留在一项散发着幽蓝色波纹的技术模型上。“而这项‘幽能潜航’理论,或许是我们现阶段摆脱‘巡天者’监视,进行隐蔽机动和战略投送的关键。它能让我们舰队的行踪,在一定程度上从常规空间感知和部分超维探测中‘消失’。”
一位头发花白、资历极深的军方科学家推了推眼镜,语气中不无忧虑:“艾拉女士,这些技术的先进性和潜力毋庸置疑。但问题是时间!要将这些理论蓝图转化为实际装备,尤其是进行大规模列装和大型防御设施建设,需要漫长的研究、测试和庞大的工业产能支持。而且,如此大规模的能量调动和物资集结,产生的空间涟漪和信息痕迹,几乎不可能完全瞒过那些……观察者。”
“那就不能把希望寄托于单一的、庞大的母星基地。”墨斯接过了话头,他操作控制台,太阳系星图迅速放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带清晰可见。“我们必须化整为零,多点开花。利用火星、金星轨道空间站、谷神星等小行星带主要天体,甚至木卫二、土卫六的冰层之下,建立分散的、高度自治的科研中心、尖端工厂和隐蔽军事基地。”
他调出一份详尽的规划图:“我们可以将核心科研团队和关键生产线,分散到这些星域。地球作为总指挥部和最终防线,而这些散布开的‘星火基地’,则构成我们的研发、生产和早期预警网络。即使个别基地被摧毁,也不会伤及文明的根本,并且能相互支援。我们甚至可以考虑,在柯伊伯带以外,利用大型冰质天体或建造伪装空间站,建立最前沿的隐秘哨所。”
这个宏大的计划被迅速命名为“星火计划”——寓意文明之火,已不满足于在地球摇篮中燃烧,而要散作满天星火,燎遍整个太阳系,形成一张更具韧性和生存能力的网络。在最高权限的授权下,计划以最高优先级启动,整个地球联合体的人力、物力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向这个计划倾斜。
首先启动的是地球本土的“恒光壁垒”升级工程。在龙城中央控制塔顶端,那枚被称为“文明灯塔”核心的巨型水晶——现在被命名为“秩序水晶”——在艾拉的亲自引导下,与守护者数据库中的矩阵模型产生共鸣。庞大的能量从地球能量网络中抽取,经过水晶的转化,化作一道肉眼可见的、逐渐从淡金色向凝实白垩色转变的护盾,如同一个倒扣的巨碗,缓缓笼罩整个星球。护盾表面,隐约有复杂而古老的守护者符文流淌,散发出的能量波动让周边空间的物理常数都产生了微妙的偏移,其防御强度和对各种能量攻击、规则武器的抗性,相比过去提升了数个量级。
与此同时,火星成为了第一个重点建设的“星火基地”。数以百计的、经过初步改装、加装了基础隐匿模块的工程运输舰,在装备了试验型能量武器的护卫舰队护航下,如同迁徙的候鸟群,低调而高效地驶向火星。巨大的穹顶建筑在火星平原上拔地而起,更深层的地下,则是利用“星尘锻造”技术建造的新型材料工厂,以及基于“灵能编织”原理的单兵装备生产线。火星基地的灯火,在红色的荒漠上昼夜不息,宣告着人类工业文明在新技术的驱动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地外扩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赤帜寰宇:复兴之战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赤帜寰宇:复兴之战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