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匹诺康尼的“黄金时刻”成为全人类文明富豪挥金如土的圣地时,一场更加波澜壮阔的星际大开发,正在悄无声息中按下快进键。
一切的起点,源于那场在公司数据库中被标记为的“甜蜜烦恼”的会议。
星历48年,3月,东联,紫金阁周会。
“我们必须加快脚步!”时任东联航天总局的毛局长站在全息星图前,手指划过一片黯淡的星域。
“匹诺康尼的成功证明了两件事。第一,我们应该转变思维,将星球视为一个地区而非另一个世界。第二,公司的技术依旧领先我们至少五十年!”
台下坐着东联所有核心部门的负责人,还有刚刚卸任没几个月的上任首辅。
尽管他如今只是在家带带玄孙,但他作为“东联星海时代开创者”的威望,足以说明这次会议的重要性。
“毛局长,我们理解您的急切。”经济计划委员会主任推了推眼镜,“但东联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消化现有成果。”
“月球的改造才进行到七成,火星的改造还有最后一年的工作量才能收尾。援助克洛斯贝尔的星港才开始动工,巴纳德Ⅰ的轨道空间站也需要不少资源。”
“现在就开启大规模星际移民?这需要至少两万艘‘鲲鹏’级移民船,而我们现在只有一千艘!”
“我们不是公司,没有那种资源无限供应的底气。”
“那就先买!然后再造!”毛局长重重一拍桌子,“钱不够?匹诺康尼项目东联赚到的工程利润不是个小数字吧?”
“物资不够?生意而已,公司不会拒绝的。我们的地盘扩的越大,他们能赚的钱越多,双赢的事。”
会议陷入僵局。保守派认为应优先把太阳系建设好,激进派则主张立即扩张。
转折点发生几天后的一则公告。
“鸭鸭,计算一下东联目前最大承受力的扩张方案。”陈浩结束了饭后的二人休闲时间,伸了个懒腰。
“浩,你是想卷死东联呢,还是想卷死公司呢?”布洛妮娅坐在一边,翘着二郎腿,“根据模型计算,如果全力支持,东联十年内可以殖民三到四个类地行星。但代价是,未来二十年财政都会被绑定在星际开发上。”
“如果加上公司协助呢?”
“这样的话,扩张速度可以提升300%。”布洛妮娅的眼睛一亮,“如果公司以‘市场扩张’名义参与进来的话,差不多可以。比如,“帮”他们先把星门铺了?”
“嗯~你这算不算以权谋私啊?你个董事长带头搞微操是吧?”
“哎呀推他们一把而已啦。”陈浩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短短四十年不到的新时代,是没办法马上把数千年时光铸就的乡土情结给减弱的。”
一周后,星际和平公司向所有已知文明和星系发布公告。
启动“星海长廊”计划,将在未来十年内,于资源富集区建设一百座星门,全面开放给所有遵守《星际和平航行公约》的文明。
明眼人都知道,这所谓的“所有文明”多少有点特指了。
目前宇宙里除了公司自己,就只有东联和塞姆里亚大陆上的那几个可以算得上是文明。
东联迅速通过了《星际开发条例(试行版)》。一场心照不宣的“竞赛”,开始了。
以太阳系为核心,公司对四十光年范围里的二百一十一个恒星系进行了系统性的调查。
说是调查,其实公司早就完成了。现在只是隔三岔五的就打包发一批而已。
压力人嘛,很轻松哒。
消息我告诉你了,有哪些好东西我也告诉你了。你要是不要的话,那我就先先享受了哦~
星历49年,东联全资投产的第一个星门“轩辕”在太阳系建成通车。
当东联勘探船穿越星门,经过三次中转,最后抵达二十光年外的星系中的一个目标行星轨道上时,传回的画面让整个指挥中心沸腾了。
“大气成分:氮76%,氧23%,二氧化碳0.04%...重力0.99G...地表温度15-25摄氏度...发现液态水海洋!”
“老天爷,这简直就是地球的孪生兄弟!”
仅仅三个月后,东联第一支开垦舰队载着五十万志愿者,驶向这片新天地。舰队总指挥站在舰桥上,望着舷窗外逐渐放大的翠绿色星球,深吸一口气。
“各位,我们脚下将是东联的第一个太阳系外的领土。我只有一个要求,赶紧把能种的东西全都种上!”
星历50年到57年,是东联有史以来最疯狂的开荒潮。平均每年有1.3亿人离开太阳系,奔赴那十个千挑万选出来的新领球。
(查了下星系名字,全是字母数字,通通给改喽。虚构史学家,启动!)
新长安星,桃源星系,首府“未央”,人口2.1亿,以农业和宜居环境着称,被称为“东联粮仓”。
红星,赤焰星系,首府“丹砂”,人口1.8亿,富含稀有矿产,重工业中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寰宇巨企:我来建立星际和平公司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寰宇巨企:我来建立星际和平公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