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佳节,亦是道家传统中极为隆重的“九皇会”之期。值此天地阳气鼎盛之日,白云观依循古制,启建盛大法会,祭告皇天,祈福禳灾,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今年九皇会,气氛迥异于往年。
自年初“神降·风调雨顺”显化京城,灵气复苏之势愈演愈烈,妖异事件频发,镇异司之重日益彰显。白云观身为镇异司在京畿核心道场,其位愈显尊崇。近一年来,观内原有修士道行多有所进,更不乏慕名而至或朝廷调拨之修士投身镇异司,身着玄青、墨蓝等司制道袍的身影在观中显着增多。平素清幽的道观,此刻人声鼎沸、香火鼎盛,浓郁灵气交融香烛气息,于观宇上空氤氲盘旋,凝成肉眼可见的淡淡祥瑞。
法会主坛设在观内最大的三清殿前广场。坛场布置得庄严肃穆,气象万千。正中高悬三清圣像,前方依次供奉九皇星君牌位,俱以金漆书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香案之上,三牲五果、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符等供品堆积如山,琳琅满目。巨大的青铜香炉中,手臂粗的线香昼夜不熄,青烟袅袅,直上云霄。
坛场四周,旌旗招展,幡幢林立。绣着北斗七星、二十八宿、祥云瑞兽图案的法幡在秋风中猎猎作响,散发出淡淡的法力波动,形成无形的结界,护持坛场清净。身着崭新法衣的高功法师、经师、乐师等百余人,按仪轨分列坛场两侧,神情肃穆。
吉时将至,钟磬齐鸣,清越之声响彻云霄,压下了广场上所有的嘈杂。白云道长身着紫金八卦法衣,头戴芙蓉冠,手持玉笏,步履沉稳地登上主坛。他鹤发童颜,此刻更显宝相庄严,周身隐隐有清光流转,与坛场灵气融为一体。
“开坛——” 随着高功一声悠长的唱喏,法会正式开始。
《开坛符》、《荡秽科》……一道道庄严的科仪次第展开。高功法师步罡踏斗,口诵真言,手掐法诀。经师们齐声唱诵《太上洞玄灵宝九皇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恢弘的道音如同潮水般弥漫开来,带着洗涤人心的力量,与坛场汇聚的灵气共振共鸣。乐师们奏响云锣、笙、管、笛、鼓等法器,古朴悠扬的仙乐缭绕,涤荡尘氛。
坛场之下,人头攒动。除了观内的道士和镇异司修士肃立观礼,更有无数闻讯而来的京城百姓,扶老携幼,将广场围得水泄不通。人人脸上都带着虔诚与期盼。灵气复苏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有未知的恐惧和生活的动荡。这场由白云观主持、有“神降”背景加持的盛大法会,无疑成了他们寻求心灵慰藉和现实庇护的重要寄托。
“伏以,渺渺大罗,巍巍金阙……今据大雍国京都白云观焚修弟子,领合观道俗人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上启:玉清圣境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灵宝天尊,太清仙境道德天尊……中天北斗九皇解厄星君……” 白云道长亲自诵读着《上表章文》,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沟通天地的力量。
澄心穿着整洁的灰布道袍,站在负责维持秩序的道士队伍中。他虽不修炼道法,但此刻身处这庄严肃穆、灵气充盈的法会现场,感受着那份宏大的愿力与虔诚,内心也充满了平静与归属感。小桃月挤在人群最前面,小脸激动得通红,双手合十,学着大人的样子念念有词,祈求家人平安,庄稼丰收。
周玄策代表皇族同其他道门掌教和镇异司长老执事站在观礼台上。赵峰率领一队精锐镇异司修士,分散在广场四周关键位置,警惕地巡视着。
孟青云也站在镇异司修士的队伍里,位置靠后。他换上了崭新的玄青色司袍,身姿挺拔,但眼神深处却带着一丝复杂。体内那两股力量在这磅礴的圣洁道力与众生愿力交织的场域中,似乎被压制得更深,却也躁动不安。陶谦的怨念本能地排斥这种“神圣”,而广陵的残魄碎片则仿佛被触动,传递出久远而模糊的、属于九天之上的寂寥感。他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主坛上那道清冷如月的身影——碧落仙子。
碧落并未直接参与。她静立在主坛一侧稍高的回廊阴影处,仿佛与这喧嚣又神圣的场景隔着一层无形的纱。她清冷的眸光扫过虔诚的信众,扫过肃穆的法师,最终落在孟青云身上,停留片刻,将他那份强压的躁动尽收眼底。她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微蹙了一下。
法会进行到高潮——进表焚章。白云道长将书写着万民祈愿的表文,在巨大的香炉中点燃。青烟裹挟着墨迹与祈愿,扶摇直上!
就在此时,异象陡生!
原本晴朗的天空,忽有清越悠远的“天鼓”之声隐隐传来!虽不震耳,却仿佛直接敲击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紧接着,一道柔和却无比圣洁的金光,自九天之上垂落,精准地笼罩在焚表的香炉之上!那袅袅升腾的青烟,竟在金光中凝而不散,迅速幻化成一幅栩栩如生的图景——万里沃野,风拂稻浪,雨润桑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正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祥瑞之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念起万劫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一念起万劫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