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道长抚须,目光深远:“水动则流,静则映物,动静皆水之性也。道法亦然。守静非枯守,灵动非妄动。你体内流淌着皇族血脉,天生便带着‘动’的格局,入我门下修习清静无为之道,看似相悖,实则是为你这柄‘利刃’铸就‘剑鞘’与‘剑心’。记住,‘动’是你的势,‘静’是你的根。二者若能圆融如一,方是上乘。不必强求此刻便融会贯通,时时体会,刻刻琢磨便是。”
周玄策眼神微亮,似有所悟,再次躬身:“谢师尊教诲,弟子谨记。” 他看向远处京城方向,眉宇间若有所思,显然已将师尊的教导与当前时局联系起来。
从打坐场回到静室,周玄策便接到皇帝召见。他稍整衣冠,即刻奉诏入宫。
御书房内温暖如春,龙涎香馥郁。皇帝身着常服,正伏案批阅奏章,堆积如山的奏本中,不少是关于各地“灵气异变”、“流寇作乱”、“宗门圈地”的急报。
周玄策身着郡王常服,身姿挺拔地立于御案前行礼,虽年少,但礼仪周全,气度沉稳,并无寻常孩童的局促。
皇帝 放下朱笔,抬眼看向弟弟,目光锐利中带着审视,语气看似随意:“玄策来了。坐。来人,给扶乐郡王上朕刚得的江南新茶,哦不,还是上那碗梅子汤吧,你小时最爱喝的。”
周玄策依言坐下,接过内侍奉上的梅子汤,并未立刻饮用,声音清晰平静:“谢皇兄。皇兄召见,可是为镇异司近日呈报的各地异动?”
皇帝身体微微前倾,手指轻轻敲击着奏章上一处关于“流寇半妖化,聚众数千,攻城掠县”的急报:“是啊。看看,这灵气复苏,说是天恩浩荡,却也催生妖孽无数!粮仓是满了,可这匪患、妖异、还有那些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宗门世家,倒比往年更猖獗了!玄策,你在镇异司历练,又在白云观学艺,依你看,这乱象根源何在?当如何应对?”
周玄策放下梅子汤,目光迎向皇帝,语气沉稳道:“回皇兄,臣弟以为,根源在于‘失衡’。天地灵气骤增,万物生灵皆受滋养,本是大善。然,人心有善恶,资质有高低。善者得之,或强身健体,或精进道法,造福一方;恶者得之,则如虎添翼,为祸更烈。此其一。其二,灵气分布不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宗门世家倚仗传承,圈占灵地,弱者或被驱逐,或铤而走险,此亦生乱之源。其三...人心浮躁,贪欲、戾气皆被放大。”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说得好!‘失衡’...一针见血!朕要做的,就是重整这‘平衡’!靠什么?靠刀兵,靠律法,更要靠绝对的力量!”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大舆图前,手指点向边境,“朕已密令兵部整军,更要打造一支听命于朕、能征善战的修士大军!以仙道之力,荡平妖寇,慑服宗门,开疆拓土!玄策,你身负我皇家血脉,天资卓绝,又得白云道长真传,未来必是朕的左膀右臂!这镇异司,监察天下异动,位置至关重要。你身为监察寮负责人,要替朕盯紧了,尤其是...白云观和镇异司内部。”
周玄策 心中微震,面上却竭力维持平静。皇帝话语中对师尊和镇异司的“盯紧”之意,让他感到一丝寒意。他想起师尊关于“动”与“静”、“势”与“根”的教导,以及镇异司“守护平衡”的初衷:“臣弟职责所在,定当尽心竭力,监察异动,上报天听。镇异司上下,皆奉皇命,恪尽职守。”
皇帝转过身,目光如炬地盯着周玄策,带着无形的威压:“好!记住你的话。你是朕的亲弟弟,是大雍的郡王,更是未来的...股肱之臣。镇异司,未来是要担大任的,必须牢牢掌握在真正忠于皇室的人手中。白云道长德高望重,朕自然敬重,但...终究是方外之人。玄策,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周玄策 感到肩上沉甸甸的压力,他垂下眼帘,避开皇帝过于锐利的目光,声音依旧平稳:“臣弟...明白。定不负皇兄期许。”
皇帝 脸上露出笑容,拍了拍周玄策的肩膀,力道不轻:“明白就好!去吧,好生修炼,也替朕…看好镇异司。”
周玄策离开皇宫,回到白云观自己的静室。
他并未立刻修炼,而是凝望窗外观内袅袅香火与远处层峦叠嶂的群山,眉头紧锁。御书房内皇帝的话语、灼热的目光、沉甸甸的拍肩,与清晨晒场上师尊关于“动静圆融”、“守护平衡”的教诲在脑海中激烈交锋。他摊开手掌,掌心似乎还残留着那碗梅子汤的凉意,以及……指间那抹来自皇帝掌心、裹挟着侵略性的温热。
少年郡王稚嫩的脸上,凝出与年龄不符的深沉与挣扎。他深知,自己正立于巨大旋涡的涡心,镇异司的未来走向,仿佛尽系于他一身。师尊的“薪火”,皇兄的“权柄”,他该如何承接?如何平衡?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盘膝坐下,再次结起“归元印”,试图抚平翻涌的心潮。这一次,他竭力体悟师尊所言的“动静皆水之性”,心境却再难似初阳临照时那般澄澈空明。权力的暗流,已然悄然侵蚀他的修行。他闭目,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落蝶栖般的阴影,前路的晦暗未明。
喜欢一念起万劫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一念起万劫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