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每天看完宝玉,又去看黛玉。
老人家看着两个玉儿,病一点起色也没有,只是吊着一口气儿。
巴不得给他们快点成亲,好应了那否极泰来的好兆头。
可先前的东西,都是给宝钗准备的。
给宝钗的东西,用到黛玉身上,贾母不答应。
黛玉是老太太的心头肉。
用的所有东西,贾母都要最好的。
还要求符合黛玉的喜好。
本应娘家准备的东西,都由贾母这边准备。
凤姐儿说的,娶林妹妹简单。
其实,娶黛玉,并不比娶宝钗简单。
宝钗有娘家,是薛家嫁姑娘,有好多事,都由薛家备,忙的是薛家。
黛玉没娘家,6岁便来到贾家。
父母皆亡,什么也没准备。
如海去世,只为黛玉准备银子。
银子由贾母代管,将来黛玉出嫁之事,自然由贾母操办。
现在,凤姐儿得准备两边,娘家婆家,都由贾家操办。
贾母还要求,什么都用最好的。
要求黛玉出嫁用的东西,如她母亲贾敏出嫁时用的一样好。
宝玉用的东西,依照林如海娶时的样子。
因元妃薨的规矩,排场上没那么大。
但用的东西,必须照着林如海和贾敏的办。
依着贾母的吩咐,凤姐儿算开了眼。
凤姐儿嫁过来,笑过贾府,感觉档次比我们王家,高不了几多儿!
现在办事,再听王夫人描述。
凤姐儿确信,贾府当年,真的鼎盛时,王家够不上贾府档次。
王夫人和她,都算是高攀了贾家。
单工匠送来的凤冠,凤姐儿都羡慕得了不得。
向贾母说道:“老太太,这凤冠呀,我还真是头一次见,不说珍珠金银,单说嵌的这一百多块的宝石,忒漂亮了!”
王夫人炫耀地,笑着说道:“你当然没见过,当年,敏妹妹出嫁戴的这种,我看了也喜欢得了不得,当年敏妹妹出嫁的那场面,慕煞京城贵家!”
贾母想起敏儿出嫁的场面。
当年林探花,个个抢,咱家争了先。
林侯家出探花,咱国公府嫁嫡女。
真是两面风光,荣耀京城。
凤姐儿叹息,这份奢华呀。
如果放到现在,单府里公中的钱,根本不够花。
还好,银子是贾母出。
事儿由凤姐办,不花钱光办事,还能有点赚头。
凤姐儿忙得脚不沾地儿,心里依然乐滋滋的。
王夫人也天天去帮忙,倒把宝玉的病放下,整天为宝玉悬着的心,被喜事冲淡!
忙忙碌碌,终于到了成亲日子。
贾母早起先看了宝玉。
看到多日卧床的宝玉,能站起来了。
宝玉虽是拄着拐杖,到底也是有了进步。
贾母向袭人说道:“到吉时,你们扶着宝玉,别让宝玉用拐杖。”
正说着,薛姨妈和宝钗来了。
薛姨妈说道:“老太太,林姑娘叫我一声妈妈,我打算去林姑娘那里照应,勉强算是林姑娘的娘家人。”
贾母心里不悦,你算什么娘家人!
贾家儿媳的妹妹,怎么算得我外孙女的娘家人。
不是黛玉来到我家,我姑爷和你薛家,连亲戚都算不上。
八竿子打不着呀!
贾母说道:“这个勉强不得,你是宝玉的姨妈,算我们家亲威,姨妈帮着太太照应宝玉,倒是理儿。”
姨妈叹道:“我是心疼林姑娘,出嫁时,身边没个长辈。”
宝钗向贾母说道:“不然,我去陪陪林姑娘。”
贾母说道:“你们都不用去,在这边照应宝玉,帮着照看娶亲事宜。”
又向王夫人说道:“虽是冲喜,娶亦不可马虎,该有的礼仪,一样不可少。”
王夫人连忙答应。
贾母转向薛姨妈说道:“我去黛玉那里,我是黛玉真正的长辈,当初,我照应敏儿出嫁,今儿,我要亲自照应黛玉出嫁。”
宝钗心里叹道,果真是心尖的肉,老太太亲自坐阵,可真体面。
贾政想着黛玉孤苦。
对贾母说道:“我陪老太太去吧,女儿出嫁,少不了当爹的,老太太既去,我也跟过去。”
贾母点头:“这样更好,当初敏儿出嫁,你们父子都在。”
贾赦对贾政说道:“你放心过去,宝玉这边有我。”
贾母同了贾政,来到潇湘馆。
潇湘馆披红挂绿,连着那青青翠竹,显得喜气又漂亮,恍如仙境。
贾母贾政来到潇湘馆坐镇。
黛玉出嫁的气场,真是派头十足。
贾母先看到,黛玉坐在梳妆台前。
心里大喜,两个玉儿都能下床了。
向贾政说道:“我说冲喜,你还不信,瞧今儿,这两个玉的气色,好了许多,都能下床了!”
贾政本不信冲喜之说,认为否极泰来的故事,纯是忽悠人的。
今儿先看到宝玉,拄着拐杖,似乎病气消了些。
现在看黛玉坐在那里,被嬷嬷们打扮的,比九天仙女还美。
紫娟向贾母笑道:“老太太,看看姑娘这身行头,京城里怕找不出第二个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之宝钗重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之宝钗重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