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分会的傅老师突然给我发了一条微信消息,让我有些意外。点开一看,原来是他提到了昌邑实验基地的事情。我不禁想起了那个曾经去过的地方,那里有大片的草地和各种实验设备,是草业研究的重要场所。“如果按照80亩来算,理论上,年毛收入在50-80万。但是,我感觉根基不稳,如果经营不善,随时都可以垮掉,或者给别人做嫁衣。”
事实上,我对昌邑的那块基地着实提不起兴趣,尽管我曾在去年与山西林草公司一同前往过那里。那片土地位于海边,是一片盐碱地,原本是部队的炮兵靶场。据我所知,这片土地的产权并不明晰,它实际上是由当地的一个老板改造而来,用于耕种。
在我看来,产权不明确的土地存在诸多问题和风险。首先,没有明确的产权归属意味着在这块土地上进行任何项目都可能面临法律纠纷和合规风险。其次,缺乏合法的产权保障也会影响到项目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于这样一块产权不清晰的土地,我认为是无法合法、合规地开展一些项目的。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商业角度考虑,都应该谨慎对待,避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那里土地比较多,可拓展的空间比较大,但是,感觉根基不稳。还请主席多多指导。”傅老师担心给人家做项目的嫁衣。
我回复道:“傅老师,你担心的没错。产权不明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咱们做项目,得找根基稳的。我还是建议和大型国央企合作,虽然决策流程长,但他们实力雄厚,信誉有保障,出问题的概率小。就拿昌邑基地来说,就算空间再大,没产权保障,后续一堆麻烦事儿。”傅老师很快回复:“主席你说得在理,可现在和东营、山东林科院合作的事儿都推进了一部分,要是突然转向和国央企合作,会不会得罪他们啊?”我想了想,说:“得罪人肯定不好,但咱们也不能为了不得罪人就往火坑里跳。你可以委婉地和他们沟通,就说项目方向有调整,再把和国央企合作的好处说清楚。要是他们通情达理,也能理解咱们。”傅老师回复了个“明白了”,我相信他能处理好这事儿。
“重在市场,10号我计划南下了,湖北贵州云南广西。计划一下南方草地和林下经济之林草模式”于是,我主动转移话题,说想发展南方牧场的事。优先选择南方气候湿润、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的地区(如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等地),结合地形地貌(丘陵、山地)规划牧场。避开生态脆区(如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避免过度开发导致水土流失。选择耐湿热、高产优质的牧草,如:禾本科:黑麦草、鸭茅、象草、狗尾草。
“南方草种,比如象草,生物量非常大。”傅老师回复,又发一个去年贵州草产业考察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2024年3月11日,赴贵州考察了当地的草产业概况,并与贵州省草业研究所以及贵州师范大学的专家进行了座谈。贵州省的草产业具有以下特点:
1. 牧草概况。贵州省有着282万亩草地,得益于其适宜的气候条件,包括充足的雨水和适宜的温度,牧草产量较高。但当地的草产量仍然无法满足需求,因此需要从外地进口干草。
2. 主要牧草品种。贵州省土壤偏酸,适宜种植的牧草包括杂交狼尾草、象草、多花黑麦草、鸭茅、燕麦等。苜蓿和羊草在此环境中生长不佳。尽管杂交狼尾草、象草和鸭茅的产量较高,但由于鲜草运输存在困难,这些草种的种植面积并不大。在高海拔地区,间种紫花苜蓿和小黑麦可作为青储和力肥使用。
3. 产量与承载能力。贵州省种植杂交狼尾草、象草和黑麦草等牧草,结合青储玉米,每亩鲜草产量可达10吨甚至15吨以上,因此一亩地足以养育一头牛,使得养牛承载量达到内蒙古的15倍。然而,放牧时的承载量相对较低,需要3亩草地才能养一头牛,主要原因是浪费较多,例如牛粪污染使得部分草地暂时无法使用。
4. 种植面积与利用。贵州省拥有大量冬闲耕地,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土地种植牧草,潜在产量将非常可观。然而,目前只有300万亩冬闲田种植了油菜,60万亩种植了多花黑麦草,而人工草地仅有2-3万亩。尽管冬闲期适宜种植多花黑麦草,但其经济效益相对较低,不如种植油菜或蔬菜等作物。因此,很多冬闲田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5. 草种适应性与育种。国产牧草种子在贵州的适应性明显不如进口品种,表现在发芽率、草产量、抗病性和抗逆性等方面。这种差距的原因多方面,包括品种特性和种子质量不佳。此外,国内牧草品种的育种技术有待提升,培育的品种缺乏广泛的区域适应性试验,因而适应能力较差。要提高国产牧草种子的适应性,关键在于建立商业育种体系和进行广泛的区域试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山碎光杂集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金山碎光杂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