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偶然听到“冒顿”这个名字,赵信几乎要将这个未来会给中原王朝带来巨大噩梦的枭雄给忘了。
在他的印象里,冒顿此人心性之狠辣、手段之果决,堪称一代草原雄主。他鸣镝弑父,杀后母、弟及大臣不听从者,以铁血手腕迅速整合了内部纷争不断的匈奴各部。
在其治下,匈奴帝国将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建立完善的军政体系,控弦之士数十万,东破东胡,西逐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甚至将强大的汉高祖刘邦围困于白登山七天七夜,迫使汉朝采取和亲政策屈辱求和。
这是一个绝对的危险人物,必须趁其羽翼未丰之时,彻底扼杀!
……
数日之后,例行的大朝会如期举行。
四海归一殿内,百官肃立。通武侯王贲出列,手持一份奏章,躬身道:“陛下,臣有本奏。此乃忠武侯赵信托臣转呈陛下的奏章。”
御座之上的嬴政闻言,微微颔首。他心想,赵信被冷落了半年,如今看来是坐不住了,这多半是一份言辞恳切的请罪奏章,顺便表达一下重新为帝国效力的意愿。他示意内侍将奏章呈上。
然而,当嬴政打开奏章,浏览上面的内容时,眉头却渐渐皱了起来。这并非请罪书,而是一份请求出兵北伐匈奴的奏请!更让他注意的是,奏章上的字迹……他太熟悉了,工整规范,分明是王贲的笔迹。而赵信那手难看又错别字频出的字,他印象深刻。
“王贲,”
嬴政抬起眼,看向殿下。
“此奏章,是何人所写?”
王贲脸上露出一丝尴尬,连忙躬身回道:“回陛下,奏章内容确是忠武侯深思熟虑后口述,只是……只是其书写不便,故由臣代为执笔……”
“荒唐!”
嬴政冷哼一声,将奏章合上,掷于御案之上。
“大臣奏章,乃上达天听之重器,岂能由他人代笔?国家大事,岂同儿戏!”
他虽然嘴上斥责,但并未真正动怒,更多是一种程式化的不满。随即对内侍道:“传旨,召忠武侯赵信即刻进宫见朕!”
……
当赵信奉旨匆匆赶到咸阳宫时,朝会早已结束,文武百官正陆陆续续从宫门走出。众人见到久未露面的赵信竟然奉诏入宫,皆是心中一动,暗自感慨:看来陛下终究还是忘不了这位能征善战的侯爷,这是又要重新启用他了。一些相熟的军中将领更是笑着打趣:“忠武侯,清闲日子没过几天吧?看来又要操劳了!”
赵信无暇与他们多说,点头示意后便快步进入宫禁。在内侍的引领下,他来到嬴政日常处理政务的偏殿。
一进殿,赵信便躬身行礼:“末将赵信,参见陛下!”
嬴政没有立刻让他起身,而是故意晾了他一会儿,批阅了两份其他奏章,才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他身上。他没有提七星龙渊剑和嬴阴嫚之事,而是将那份由王贲代笔的奏章拿起,随手丢到赵信脚边。
“赵信,你真是越来越荒唐了!”
嬴政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大臣奏章,关乎国策,岂能由他人代写?你将国家大事当作儿戏吗?”
赵信再次躬身:“末将知罪,请陛下责罚。”
这一点他确实无话可说,秦国的小篆字体优美,他看着也喜欢,问题是很多字他认不全,更别提用那软绵绵的毛笔,在狭窄的竹简上写出工整的奏章了,对他而言简直是酷刑。
嬴政也懒得在这种细枝末节上过多纠缠,他更关心奏章的内容。他话锋一转,问道:“罢了。朕问你,你在奏章中所言的这个‘冒顿’,究竟是何许人也?值得你如此兴师动众,甚至要亲自带兵远征讨伐?”
在嬴政看来,匈奴经过上次赵信和蒙恬的联合打击,元气大伤,主力尽丧,早已逃窜至漠北深处,短时间内根本不成气候,难以对大秦边关造成实质性威胁。
更何况这个冒顿杀父自立,如此悖逆人伦,岂能得人心?这种只知争权夺利、残暴不仁之徒,很难成就什么大事。
赵信神色一肃,沉声道:“陛下,正因此人敢行杀父继位之举,才更显其枭雄心性!他绝非池中之物。若让他稳住内部,整合匈奴各部,以其铁血手段,必将统一草原,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更具侵略性的匈奴帝国!到那时,我大秦北疆将永无宁日!必须趁其如今立足未稳,内部尚有纷争之际,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将其铲除,永绝后患!”
赵信只能说到这里,他无法解释自己为何如此肯定冒顿未来的威胁,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者,从历史书上看到的。
嬴政听完赵信的分析,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他觉得赵信所言确实有几分道理,防患于未然总是没错。但是,出兵远征谈何容易?
“即便如你所言,此人威胁巨大。但出兵岂是儿戏?”
嬴政沉吟道。
“匈奴败退之后,远遁漠北,踪迹难寻。茫茫草原,浩瀚如海,我大军深入,如何寻找其主力?补给线又将拉得多长?需要动用多少民夫运送粮草?这庞大的后勤消耗,国库能否支应?这些问题,你可曾想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