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深知,不能让家中的正气毫无阻挡地四散流失,因此需要借助影壁墙来稍作阻拦;与此同时,也不能让外界的邪气长驱直入,径直闯入居室,所以才要建造影壁墙。
在过去,无论是哪种生意的店面门口,都会摆放一个屏风,这其实和影壁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更重要的是起到阻挡邪气、宣扬正气的作用。
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讲究平衡与和谐,避免过度和极端。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糖尿病以及相关的保健预防知识。
(1) 糖尿病的成因
对于当今的普通民众来说,最为常见的脾病当属糖尿病了。
人的脾脏本应将精华物质输送给心肺,以供身体正常运转。然而,脾脏这个“丫鬟”却没有尽到职责,它不仅没有向上输送精华,反而将其向下输送。这样一来,人体所需的糖分就无法被充分利用,只能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从而导致肌肉无法正常工作。
那么,人为什么会患上糖尿病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饮食不当。现代人往往喜欢吃各种美味佳肴,过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导致营养过剩。此外,房事不节制以及缺乏运动也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令人担忧的是,如今不仅成年人会患上糖尿病,一些青少年也不幸中招。这其中的原因,要么是先天不足,要么与青春期发育时过度手淫有关。
在传统中医领域,并没有“糖尿病”这一术语,而是将这种病症称为“消渴”,并进一步细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
上消的主要表现为口干口渴,仿佛身体永远处于缺水状态。中消的典型症状则是“消谷善饥”,患者食欲异常旺盛,食量惊人,但身体却异常消瘦。更有甚者,血糖水平会异常降低,一旦停止进食,便会浑身大汗淋漓,令人痛苦不堪。下消的症状主要集中在便秘和尿多这两方面。
此外,还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浑身肌肉失去感觉、末梢神经麻木的情况,这其实是脾主肌肉这一功能出现病变的典型表现。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体内虚火过旺,导致“津”的功能过度亢进。“津”本应滋养脏腑组织,但此时却像脱缰的野马一般,将脏腑组织中的津液全部排出体外。如此一来,带动血液向上运行的力量就会被削弱,从而引发血液黏稠、血糖升高、尿糖增多以及尿多、食多、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症状。
这些症状在中医里有着这样的解释:当人感到口渴时,喝水其实是一种自救行为,就如同在沙漠中遇到水源时,人们会拼命饮水以维持生命一样。通过大量饮水,可以缓解口渴的感觉。
而食多则意味着食火过旺,消化系统的消耗较大,人体会经常感到饥饿。这就好比一个火炉,火势过旺时,需要不断添加燃料才能保持燃烧。
至于便秘,这与“津”的问题密切相关。由于脾虚火过旺,导致“津”的功能过度。那么,“津”的功能过度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身体中的营养物质过度地向外开泄。
为了更形象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拿“天津”来举例。天津是一个重要的港口,通过这个港口,我们将货物运往各地。这里的“津”并不是指液体本身,而是一个动词,表示液体向外渗出的功能和过程。
脾的功能过度是由大肠的问题引起的。大肠主津所生病,这恰好能够解释大肠中出现的两种常见病症,一个是便秘,另一个是拉稀。
大肠在中医理论中属于阳明经,阳明经之火正常时,其向外输布津液的功能会恰到好处,这样大便的状态就会是不软不硬的。
然而,如果阳明之火过于旺盛,也就是不正常时,其输布津液的功能就会过度,大肠里的津液会被过度地输布出去,最终导致便秘的发生。因此,对于便秘这种情况,关键在于调节“津”的功能。
相反,如果大肠之火不足,那么就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向外输布津液,此时就会出现拉稀的现象。
无论是便秘还是拉稀,其根本原因都在于“阳明燥火”和“津”的平衡出现了问题。所以,绝对不能用拉稀的方法来治疗便秘,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另外,糖尿病初期往往会出现一个特殊的症状,那就是排出的尿液中泡沫特别多。这是因为身体代谢出去的各种营养物质和垃圾相对较多,从而导致尿液中出现了大量的泡沫。
因此,男性在排尿时,一定要留意观察自己的尿液情况。如果发现尿液中的泡沫明显增多,那就意味着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习惯了,比如饮食、运动等方面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凡是刚刚发现糖尿病指标不正常的人,一定要注意正常吃饭,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本身脾胃功能就相对较弱,如果再不好好吃饭,身体会愈发感到疲倦无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中医生涯之路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中医生涯之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