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每当仪式间隙,无人注意的片刻,或是深夜轮换休息之时,王振躲回自己在宫中的直房,那满脸的悲戚便会如同潮水般退去,换上一种极力压抑却依旧控制不住的亢奋。
“哥,喝口参茶,润润嗓子,这一天哭下来,可伤元气了。”王长随小心翼翼地端上茶盏,低声道。
王振接过茶盏,却没有立刻喝,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那口气里,没有丝毫悲伤,只有一种卸下千斤重担后的、近乎颤栗的轻松。
“外面……都安排好了?”王振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冰冷的平静,与灵前的悲声判若两人。
“哥放心,都盯着呢。几位阁老,还有那几位御史,都没什么异动。英国公府那边,也安静得很。”王长随凑近些,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如今这棵最大的树倒了,剩下的,都是些没根基的猢狲,翻不起浪了。”
王振嘴角缓缓勾起一丝极淡、极冷的弧度,他睁开眼,看着直房内跳跃的烛火,眼神幽深:“猢狲?呵呵……有时候,猢狲蹦跶起来,也惹人烦。”他轻轻吹开茶沫,呷了一口,“告诉咱们的人,都警醒着点。这段日子,老老实实,夹起尾巴做人。尤其是各地镇守的,还有那些监军的,谁要是敢在这个当口给咱家惹麻烦……”
他没有说下去,但眼中一闪而过的厉色,让王长随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噤。
“明白,明白!我这就再去传话,让他们都把招子放亮些!”王长连忙应道。
王振挥挥手,让他退下。直房里只剩下他一个人。外面的丧仪还在继续,隐约传来和尚、道士诵经的声音,以及宫人压抑的哭泣。但这些声音,此刻听在王振耳中,却如同最美妙的乐章。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寒冷的夜风瞬间灌入,吹动他孝服宽大的衣袖。他望着慈宁宫方向那通明的灯火,脸上再无半点悲戚,只有一种近乎贪婪的野心在无声地燃烧。
张氏……你这个老虔婆!压了咱家这么多年!处处掣肘,动辄训诫,仿佛离了你,这大明的天就要塌了!如今如何?你终究是走在咱家前头了!
他在心里无声地呐喊,一股股热流在四肢百骸窜动。
皇帝年幼,对他言听计从。“三杨”已成过往云烟,死的死,走的走。刘球之流,骨头再硬,也成了诏狱里无人认领的碎肉。朝堂之上,还有谁敢直面他的锋芒?边镇军将,粮饷命脉,多少已捏在他的掌心!
最大的,也是最后的一座山,终于被搬开了。
从今往后,这紫禁城,这大明朝堂,乃至这万里江山,将真正迎来一个属于他王振的时代!再无人能在他面前摆出长辈的架子,再无人能用那套“祖宗法度”、“内廷不得干政”的陈词滥调来约束他!
他甚至开始盘算,等这丧期一过,首先要清理掉哪些依旧不识时务的官员,又将哪些更重要的职位换上自己的心腹。司礼监的批红权,本就在他手中,如今更要运用得淋漓尽致。还有那军权……大同的刘瑾做得不错,其他边镇,也要加快步伐…
喜欢大明太监秘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太监秘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