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钺这才起身,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亲自为汪直牵马引路(尽管汪直并未骑马),一路介绍着辽阳风物,话语间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入城之后,接风宴席更是极尽奢华,虽在边镇,却搜罗来了熊掌、驼峰等珍稀食材,更有精心挑选的歌舞伎助兴。陈钺及一众依附他的将领,频频向汪直敬酒,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在这片喧闹之中,有一人格格不入。兵部侍郎马文升作为朝廷派来协调边事的官员,也出席了宴会。他面无表情地看着陈钺等人如同众星捧月般围着汪直,只是在中途礼节性地敬了一杯酒,便默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与周遭的热烈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
汪直自然也注意到了马文升的冷淡。他早就听说过这位兵部侍郎的“清名”和“硬骨头”,此刻见他如此,心中不免生出几分不快。
次日,在辽阳都司衙门举行军务会议。陈钺率先发言,他指着墙上的舆图,慷慨激昂:“汪公公明鉴!如今辽东大患,在于董山!此獠不除,边境永无宁日!卑职已拟定方略,请增调兵马粮饷,集结重兵,直捣其巢穴,一举荡平建州,永绝后患!有此大功,皆赖公公威德,必能上达天听!”
他这是要将一场可能艰苦的军事行动,包装成献给汪直的“功劳”。
汪直听着,微微颔首。陈钺的策略符合他“立威”的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仗,无疑是他此次巡边最亮眼的政绩。
然而,马文升却霍然起身,朗声反对:“陈巡抚此言差矣!建州女真虽屡有犯边,然其部众散居山林,剿灭谈何容易?妄动大兵,劳师糜饷,若不能竟全功,反易激起更大变乱,致使其他女真部落人人自危,合力抗我!当下之策,应以巩固边墙、修缮堡寨、练兵积谷为主,辅以分化瓦解、惩首抚从之策,方是持重之道!”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汪直,语气不卑不亢:“汪公公,边事关系国家安危,不可不慎。岂能因求一时之功,而贸然兴兵,置将士性命与国家粮饷于不顾?”
一番话,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却如同冷水泼在了陈钺和汪直炽热的“建功”心思上。
公廨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所有官员的目光都聚焦在汪直身上。
汪直盯着马文升,脸上那层温和的伪装渐渐褪去,眼神变得冰冷而锐利。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马侍郎的意思是……咱家与陈巡抚,是轻启边衅,罔顾国家了?”
喜欢大明太监秘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太监秘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