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狱的石墙还残留着刘瑾嘶吼的回声,乾清宫内的烛火却已燃至天明。武宗捧着刘瑾前后两份截然不同的供词,眉头紧锁,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成冰。张永与杨一清并肩跪在阶下,身后是数十名联名弹劾刘瑾的朝臣,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一叠厚厚的罪证。
“皇上,刘瑾翻供纯系狡辩!”张永膝行半步,声音急切,“臣已查明,刘瑾府中搜出的龙袍玉玺,虽为伪造,却是他心腹太监亲手打造,人证物证俱在!且他多年来把持朝政,收受贿赂,累计白银数千万两,良田万顷,其罪证早已堆满内阁,绝非臣所能栽赃!”
杨一清随后呈上一本账册,声音沉稳如钟:“此乃刘瑾党羽焦芳、张彩等人的贪腐明细,每一笔都与刘瑾府中查抄的财物吻合。更有甚者,臣等在灵济宫密室的烟道中,清理出未被烧尽的《百官阴事录》残页,上面记录着他要挟百官、培植党羽的阴谋,足以证明他谋反之心,早有预谋!”
朝臣们纷纷附和,将一份份罪证递上龙案:有被刘瑾迫害致死的官员家属血书,有各地百姓控诉刘瑾苛捐杂税的状纸,还有内行厂番子虐待臣民的供词。桩桩件件,如同惊雷,炸得武宗头晕目眩。他终于想起,那些被刘瑾压下的奏章,那些朝臣们敢怒不敢言的眼神,那些百姓们流离失所的惨状,所有的疑虑在铁证面前烟消云散。
“狗奴才!”武宗猛地将供词摔在地上,龙颜震怒,“朕待他不薄,他却如此欺君罔上,祸国殃民!传朕旨意,刘瑾罪大恶极,判凌迟处死,剐三千三百五十七刀,以儆效尤!其党羽一律严惩,绝不姑息!”
旨意一下,朝野震动。昔日依附刘瑾的官员们惶惶不可终日,而百姓们则奔走相告,欢呼雀跃,纷纷相约西市,要亲眼见证这位“立皇帝”的末日。
刑场设在西市,早在黎明时分,就已人山人海,万头攒动。百姓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提着菜篮,甚至有老人拄着拐杖,孩童骑在父亲肩头,只为一睹刘瑾伏法的惨状。人群中,不时响起愤怒的咒骂声,还有人提前准备好了烂菜、石块,攥在手中,眼神里满是仇恨。
辰时三刻,诏狱的厚重铁门缓缓打开,发出“吱呀”的刺耳声响。强烈的日光透过门缝,刺得刘瑾下意识地眯起了眼。他拖着沉重的镣铐,每走一步,镣铐与地面碰撞,发出“哐当、哐当”的闷响,如同催命的鼓点。昔日肥硕的身躯,经过诏狱三昼夜的折磨,早已形销骨立,囚服上沾满了干涸的血迹和尘土,头发散乱地披在肩上,遮住了大半张脸。唯有那双眼睛,在杂乱的发丝间,依旧燃着不甘的毒火,死死地盯着前方。
两名狱卒架着刘瑾,一步步将他挪上刑台。刑台由坚硬的青石砌成,上面早已洒满了粗盐,阳光照射下,泛着冷光。刘瑾被按跪在刑台上,背后的铁链被牢牢固定在石柱上,动弹不得。他抬起头,环视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嘴角扯出一抹扭曲的笑容,仿佛依旧是那个权倾朝野的司礼监掌印太监。
监刑官身着绯色官袍,手持圣旨,缓步走上刑台。他展开圣旨,高声宣读刘瑾的罪状:“逆阉刘瑾,蛊惑君心,窃弄威权,私藏龙袍,图谋不轨;结党营私,收受贿赂,苛捐杂税,荼毒百姓;滥用酷刑,迫害忠良,罪证确凿,罄竹难书……奉圣旨,判刘瑾凌迟处死,剐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午时三刻,行刑!”
声音在嘈杂的人声中几乎被淹没,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台下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百姓们挥舞着手中的东西,高喊着“罪有应得”“死有余辜”,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午时三刻一到,监刑官掷下令牌:“行刑!”
刽子手是京城有名的“快刀刘”,手持一把锋利的小刀,刀刃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他走到刘瑾面前,眼神冰冷,没有丝毫犹豫。第一刀精准地落在刘瑾的胸前,手腕轻轻一旋,一片薄如蝉翼的肉片便被熟练地片了下来,落在铺着粗盐的刑台上,发出轻微的“滋滋”声。
剧痛如同电流般传遍全身,刘瑾浑身一颤,额头上瞬间布满了豆大的汗珠。但他竟猛地昂起头,挣脱了狱卒的按压,瞪着台下那些欢呼叫骂的百姓,嘶声怒吼:“尔等贱民!皆食我禄!若无咱家,尔等早饿死沟壑!安敢如此!”
他的声音嘶哑破裂,如同破旧的风箱,却带着一种疯狂的穿透力。台下的人群瞬间一静,随即爆发出更猛烈的怒潮。“阉狗!你也配说这话!”“还我田来!我爹就是被你逼死的!”“砸死他!”
无数铜钱、石块、烂菜如同雨点般砸向刑台,有的落在刘瑾身上,有的砸在刑台的青石上,发出“噼啪”的声响。刘瑾被砸得头破血流,却依旧狂笑不止,笑声凄厉而癫狂,听得人毛骨悚然。
刽子手眉头一皱,显然没料到这阉人临死还有这般气力。他不再犹豫,手中小刀精准地探入刘瑾口中,手腕用力一旋,一截血淋淋的舌头便被剜了出来,扔在地上。一条野狗不知从哪里窜出来,叼起舌头就跑,引得台下百姓一阵哄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太监秘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太监秘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