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文华殿,窗扉半开,冯保斜倚在铺着锦缎的坐榻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系着的玉牌,目光落在紫檀木案上那叠墨迹初干的纸页上——正是《考成法》的细则文本。张居正则端坐案前,一身藏青官袍衬得他面色愈发清峻,指尖按着纸页,从左至右缓缓划过,目光灼灼如炬。
“此法一行,六部、都察院乃至各省抚按,皆需依限完成政务。”张居正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掷地有声,“每月有月考,每年有年稽核,往来文移都要注明期限,延误一日者罚俸三月,虚报政绩者即刻罢黜,若是玩忽职守、推诿塞责,直接革职查办,永不叙用!”他抬眼看向冯保,眼中带着一丝征询,更多的却是不容置疑的决心,“如此一来,上下通达,吏治可清,那些政令不通的痼疾,或许就能连根拔了!”
冯保身子微微前倾,伸手拿起最上面的一页细则,逐字逐句地看着。他虽没读过多少经史子集,却在宫中度日数十年,见惯了官场的蝇营狗苟,深谙权术与人心。这《考成法》看似是约束官员的条条框框,实则是把天下官员的命脉都攥在了中枢手里——考核的标准由内阁定,督查的权力在司礼监和东厂,这便是他与张居正联手,要给大明官场来一场彻底的“大扫除”。
“张先生此策,确是良方。”冯保合上文本,将其轻轻拍在案上,抬头时眼神已全然坚定,“咱家必当全力支持。东厂还有内监系统,都先照着这考成法来,给百官做个表率。”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硬的弧度,指节在案面上轻轻敲击,“若有哪个官员阳奉阴违,敢在背后敷衍塞责,咱家的东厂番役,定会让他们好好尝尝,什么叫‘考成’的滋味!”
张居正闻言,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推行新政,最缺的便是内廷的全力支持,冯保这句话,无疑是给《考成法》的推行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他起身拱手,语气诚恳:“有冯公这句话,新政便成功了一半。日后内外一心,必能还大明一个清明吏治。”
冯保摆了摆手,脸上露出几分难得的笑意:“张先生客气了。你我一内一外,本就该相互扶持。只是这‘猛药’下去,怕是少不了有人要跳出来反对,到时候,还需张先生在朝堂上多费些口舌。”
“分内之事,冯公放心。”张居正颔首应下。
次日早朝,太和殿内文武百官肃立,殿外的日头渐渐升高,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在金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万历小皇帝端坐在御座上,眼神还带着几分懵懂,身旁的冯保垂手侍立,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阶下的百官。
当张居正出列,高声宣读《考成法》细则时,殿内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随即便是死寂般的凝重。那些习惯了因循苟且、推诿塞责的官员,只觉得每一条细则都像针一样扎在身上,如芒在背。尤其是“按月考核,延误立黜”这一条,更是让他们坐立难安——往日里拖延个十天半月的政务,如今竟成了掉乌纱帽的罪名。
“陛下!张阁老!”就在张居正宣读完毕,等待百官领旨之时,御史刘台猛地从队列中走出,跪地叩首,声音激动得发颤,“此法考核过严,期限又太过急迫!州县官员本就事务繁杂,上要应对督抚巡查,下要安抚百姓,如今再被这期限捆住手脚,只能疲于奔命,恐生怨怼,反倒失了朝廷抚慰天下的本意啊!”
他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又起了一阵骚动,不少官员偷偷点头,显然是认同刘台的说法。
御座之旁,冯保垂手侍立,闻言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早就料到会有人跳出来反对,只是没想到第一个出头的竟是刘台——这个平日里就爱对新政说三道四的御史,今日正好成了“杀鸡儆猴”的绝佳人选。
冯保没有立刻发作,只是微微侧首,向丹陛之下站着的一名东厂番役递了个眼色。那番役身着黑色劲装,腰间佩着绣春刀,见状立刻从怀中掏出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炭笔,低头飞快地将刘台的言行一一记录在案,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清晰。
刘台还在慷慨陈词,痛陈《考成法》的弊端,却没注意到冯保那记冰冷的眼神,也没瞧见番役的动作。他只觉得自己说出了百官的心声,越说越激动,甚至抬眼看向御座上的万历,大声道:“陛下,新政当循序渐进,如此急功近利,恐适得其反啊!”
万历被他说得有些茫然,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冯保。冯保微微躬身,在他耳边低语:“陛下,刘御史所言,看似体恤百官,实则是阻挠新政。张阁老的考成法,乃是为了整顿吏治,利国利民,岂能因一二人的反对就半途而废?”
万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脸上露出几分严肃。
张居正上前一步,对着刘台沉声道:“刘御史此言差矣。朝廷积弊已深,若不雷厉风行,如何能拨乱反正?考成法看似严苛,实则是为了让百官各司其职,不再尸位素餐。若官员们皆能恪尽职守,何来‘疲于奔命’之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明太监秘史》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大明太监秘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太监秘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