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哟,听着好像很精彩啊,那后来咋样啦?”
陈友谅:“六月二十三日早晨,我带着舰队主力赶到应天郊外的江东桥,结果发现桥是石桥,根本不是木桥,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可这时候已经晚了,老朱的伏兵一下子就冲出来,把我打得大败。”
朱元璋:“我收复了太平,还占领了信州、安庆。友谅败逃到九江,第二年八月我又攻下安庆,接着就带兵直捣友谅的老巢江州,友谅又逃往武昌,我就把江西和湖北东南部都拿下。
就在这个时候,中原红巾军闹分裂,力量被削弱。1363年,也就是至正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趁机派部将吕珍进攻安丰,刘福通向我求救。我带兵赶到安丰,救出了小明王韩林儿他们,把他们安置在滁州住下。”
陈友谅:“我觉得反攻的机会来了,就带兵去攻打洪都。没想到老朱的侄子朱文正带着将士们坚守了八十五天。”
朱元璋:“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七月,我带了二十万大军,开拔去洪都。”
陈友谅:“我知道这消息后,就撤了围,准备迎战老朱,我们在鄱阳湖展开了大决战。
你们是不知道啊,当时我那舰队,那场面,老壮观了,几十里江面都是我的船,往湖上一摆,我就不信老朱他看了不害怕!”
朱元璋:“哈哈,友谅,你是挺会摆阵仗的,可打仗又不是只看船多就行。”
朱棣:“没错,陈友谅,你那船是又大又多,可最后还不是输了。”
陈友谅:“@朱棣 你别在这说风凉话,有本事你当时来试试?”
朱祁镇:“哎呀呀,别吵别吵,快接着说,后来在鄱阳湖咋打的?”
陈友谅:“七月二十日,我们在康郎山就碰上了,我那些巨舰一排排的,远远看去就跟山似的,他们那些小船在我面前,就跟小蚂蚁似的。”
朱元璋:“船大也有大的毛病,你那些船连在一起,动都不好动,哪有我小船灵活。”
徐达:“大哥说得对,当时我带了十一路冲锋舟去搞突袭,专找他们的弱点打,还缴获了一艘大巨舰!”
陈友谅:“徐达,你是有点能耐,不过你也就是占了个先机,后面我反应过来,你们不也损失不少。”
朱祁钰:“哟,听起来打得还挺激烈啊。”
陈友谅:“那可不,鄱阳湖的水都快被血染红了。后来我寻思着,得想办法把老朱给干掉,就听说他的旗舰是白色的。”
朱元璋:“你以为我有那么傻,会让你知道我的旗舰是哪艘?我把好多船都刷成白色!”
陈友谅:“你……你这老朱,太狡猾了!我当时一看那么多白船,都懵圈了。”
于谦:“兵者,诡道也,太祖洪武皇上这是用计,陈友谅你也别太郁闷。”
陈友谅:“我能不郁闷吗?接着打下去,我这边损失越来越大,后来还刮起了东北风。”
朱元璋:“没错,这风可帮了我大忙,我让人点了火船就往你舰队冲,一时间那叫一个火光冲天!”
秦良玉:“哎呀呀,听起来就可怕,好多船都烧起来了吧?”
陈友谅:“何止好多,几百艘船都烧起来了,我弟和我侄子都被烧死,太惨了!”
朱标:“陈友谅,你也别太难过,战场上本来就是有胜有败。”
陈友谅:“懿文太子,你是不知道,我当时气坏了,把俘虏都给杀了。”
朱元璋:“我可跟你不一样,我把你的俘虏都放了,还给他们送了治伤的金疮药,又派人去祭了你弟和侄子。”
戚继光:“太祖洪武皇上这招高啊,一下子就把他们的军心给瓦解了。”
陈友谅:“老朱,你这招太狠了,我军心一乱,好多人都投降你了。”
朱祁镇:“陈友谅,你这输得有点惨哦。”
陈友谅:“你少在这笑话我,要不是最后我突围的时候中了箭,还不知道谁输谁赢呢!”
朱聿键:“唉,不管咋说,这鄱阳湖一战也算是历史上的大事儿,影响可不小。”
朱棣:“总结一下鄱阳湖水战,这场仗从八月二十九日开始,到十月三日结束,打了三十六天。咱们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优势,用火攻陈军,最后赢了,陈友谅被乱箭射死。”
朱元璋:“1364年,也就是至正二十四年元旦,百官们推举我为吴王,建立了各种官署,还是用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命令。
因为在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张士诚就已经自立为吴王了,所以历史上把张士诚那边叫东吴,我这边叫西吴。
同年三月,我又到武昌督战攻城,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最后出城投降。吞并了陈友谅后,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
陈友谅:“啥?我儿投降了?”
朱元璋:“友谅,你儿子也是明白事理,知道再抵抗下去也没啥好结果。”
陈友谅:“唉,我这一世英名,没想到最后我儿子居然投降了,这脸可丢大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