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盛庸经此一败,心气儿就泄了。他以为守住东昌就能高枕无忧,哪料到王爷根本不跟他在原地耗。”
朱厚熜:“建文那边怕是又要慌了吧?刚攒点信心,又被按地上摩擦(偷笑表情包)。”
朱厚照:“慌?我看是快哭了!铁铉守济南再厉害,盛庸一垮,他那点兵力也成不了气候。成祖爷这时候是不是该放大招了?”
朱棣:“大招?还没到时候。我接着在藁城(同“搞”音)又收拾了吴杰、平安的部队,把朝廷的有生力量削得差不多了。到这时候,建文手里能打的牌,已经没几张了。”
杨士奇:“接连取胜,不光削弱了朝廷兵力,更重要的是动摇了人心。那些原本观望的将领,怕是都在偷偷给燕王殿下递橄榄枝了。”
朱允炆:“那时候确实……好多人都觉得大势已去了,最后我就,我就……”
朱棣:“允炆侄儿,最后你就怎么样?”
朱元璋:“什么意思?”
朱高煦:“建文看到我们攻破几个城池,就派庆成郡主过来,求着割地求和,我爸爸当然不同意了。”
朱元璋:“什么?割地?@朱允炆 允炆皇孙你……”
朱棣:“所以后来我立下规矩,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咱们得有血性。”
朱厚照:“还是成祖爷硬气!割地?那是认怂的玩意儿,咱老朱家的字典里就没这俩字(竖大拇指表情包)。庆成郡主来求和的时候,是不是脸都白了?”
朱翊钧:“可不是嘛,都到那份上了还想割地苟着,哪有半点洪武皇上传下来的血性。成祖爷这规矩立得好,往后谁都别想打这主意(点赞表情包)。”
朱高煦:“就是!当时我就跟爸爸说,直接把郡主打发回去,跟建文说有种来打,别搞这些虚的(挥拳头表情包)。”
朱高炽:“二弟你又冲动,好歹是宗室郡主,场面话还是要讲的。不过爸爸那句‘天子守国门’是真提气,往后子孙后代都得记着。”
朱允炆:“当时也是没办法了……”
朱元璋:“没办法就割地?我打下的江山,一寸都不能少!朱棣这规矩立得对,谁要是敢破这规矩,看我不扒了他的皮!”
朱厚熜:“太祖爷息怒,成祖爷这规矩确实硬气,比我炼丹靠谱多了。至少外敌来了,腰杆子能挺直。”
戚继光:“‘天子守国门’这话太有分量了,将士们听了都能多涨三分力气。有这股劲儿在,边防就稳了一半。”
姚广孝:“王爷此举,不光是定规矩,更是立心气。朱家子孙得有这股子硬气,江山才能坐得稳。”
杨士奇:“后来王爷定都北京,更是把‘天子守国门’落到了实处,这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
朱厚照:“要我说,建文当时就该学学成祖爷,撸起袖子亲自上战场,说不定还有转机。可惜了,没这魄力。”
朱棣:“他要是有这魄力,也不至于让李景隆那草包毁了五十万大军。行了,割地求和没成,我就知道该给这出戏收个尾了——1402年,建文四年六月,江防都督陈瑄带着水军投降我,我们渡江,拿下镇江,直逼南京。谷王朱橞和李景隆开金川门投降,南京城陷,宫里着火,额……允炆侄儿却不知所终。”
朱厚照:“嚯!这结局来得比我玩过山车还刺激!李景隆这货又叛变了?合着他从头到尾就是成祖爷安插的卧底吧。”
朱翊钧:“金川门一开,这戏基本就落幕了。李景隆也是个人才,先坑建文五十万大军,最后还亲手开门,这操作怕是能进《大明迷惑行为大赏》。”
朱高煦:“那是!当时我带先锋冲进城,看见宫里火光冲天,还以为建文要搞同归于尽,结果连个人影都没找着。估计是吓得钻地缝了。”
朱高炽:“二弟说话别这么冲。毕竟是皇家骨肉,下落不明总比……”
朱允炆:“那天宫里乱成一团,火起来的时候,我就跟着几个内侍往后门跑,后来……后来就说不清了。”
朱元璋:“跑什么跑!输赢都是朱家的天下,有什么不能当面说的?不过李景隆这小子,回头我得在祠堂给他立个‘反复无常’碑!”
朱棣:“当时火灭了之后,只找到几具烧焦的尸体,认不出是谁。我也派人找过,没音讯。好了,今天就到这儿吧@秦良玉。”
朱高煦:“什么意思?”
“啪!”
秦良玉:“要晓得后头咋个样,就请继续关注下一章嘛!”
朱高煦:“嗐,我以为咋了,好了告辞,明天见。”
喜欢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