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咱大明前期就是好,后期烂得早,能坚持到276年都不错了,洪武皇上就别生气了。”
朱由校:“就是嘛,咱们大明虽然烂得早,但是一直秉承成祖爷的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再说了,这要怪就怪宣德,是他让太监到内书堂学习的。”
朱瞻基:“天启,你说啥呢?”
朱高煦:“说啥?瞻基侄儿,你别不承认,没有你让太监到内书堂学习,也就没有太监掌权,你没死那么早,你儿子也不会‘留学’。”
朱祁镇:“汉王你别瞎扯!我那是被王振坑了,跟我爸有啥关系?再说‘留学’那事能怪我吗?”
朱祁钰:“你还有脸说?要不是你打输了仗,我用得着临危受命吗?现在倒好,锅全甩给太监了。”
朱瞻基:“@朱由校 天启你这锅甩得够远的!我让太监读书是为了帮着看奏折,谁让他们后来专权了?就像我斗蟋蟀,本来是陶冶情操,怎么就成千古笑柄了?”
朱厚照:“就是!我出去玩是为了体察民情,顺便练练骑射,总比闷在宫里当摆设强。再说我在位时也没出啥大乱子啊!”
朱厚熜:“我炼丹是为了求长生,好多管几年事,那些大臣不懂就别瞎逼逼。再说了,我把权力抓得牢牢的,这叫帝王心术。”
朱由校:“我做木工也是手艺活,总比天天勾心斗角强……”
秦良玉:“好啦好啦,都是一家人,别争了。每个皇上都有自己的难处,再说大明能撑两百多年,也不全是坏处嘛。”
戚继光:“其实啊,洪武皇上别气,咱们大明有好有坏,像永乐皇上开疆拓土,仁宣二帝休养生息,都是亮点。后来虽然有点跑偏,但‘天子守国门’这话没丢,够硬气(竖大拇指表情包)。”
姚广孝:“朝代兴衰自有定数,就像月亮有圆有缺。重要的是朱家子孙没丢了骨气,这就够了。”
杨士奇:“是啊,宣德皇上的仁宣之治,正德皇上的应州大捷,嘉靖皇上的抗倭,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朱元璋:“你们倒是会互相找补!我告诉你们,不管你们干了啥,记住自己是朱家子孙,别让后人戳脊梁骨!”
朱棣:“爸爸说的对,好了,今天到这儿结束吧,@秦良玉。”
“啪!”
朱高煦:“预知后事咋样儿,您就瞅下一章呗!”
秦良玉:“汉王,你抢我台词?”
朱高煦:“就这一次,好吧。”
喜欢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