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你就知道打!刚打完鞑靼,再打瓦剌,北边不得打成一锅粥?先封王稳住,等他们内讧,咱们再出手,这叫‘以静制动’。”
徐达:“跟我当年对付北元残余势力一个路数,打拉结合。就是瓦剌这伙人比当年的部落难管,得下狠手才能治住。”
朱元璋:“给脸不要脸的东西!封了王还敢挡道?朱棣你等着,迟早得再亲征,把瓦剌那几个王的帽子给我摘了!”
马秀英:“北边就没消停过,刚安抚好这个,那个又跳出来。将士们也遭罪,总得出征。”
袁崇焕:“瓦剌想控制鞑靼,这是想当‘草原霸主’啊。跟后来后金那套路差不多,就得在他们没成气候时按住,不然养虎为患。”
朱载坖:“哎,阿鲁台降顺后老实不?别也是个墙头草,风一吹就倒。”
朱翊钧:“大概率是假意归顺,毕竟刚被揍过,缓过劲来指不定又反。不过成祖爷这手‘封王制衡’,至少换了几年安稳,值了。”
朱棣:“我接着说,后来,1414年,永乐十二年二月,我再度出塞亲征瓦剌。六月,忽兰忽失温之战,答里巴汗和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王,带骑兵分三路在离明军十几里的山头上列阵,大概三万多人,每人带三四匹备用马。”
朱棣:“我军派兵向马哈木挑战,马哈木派蒙古骑兵冲下山坡迎战,被我军密集的‘神机铳炮’打了回去,只好聚集在山顶。之后我军的东西两翼部队推进,双方互有死伤。”
朱棣:“傍晚,我指挥几百精锐骑兵当先锋,火铳随后一起发射,骑兵趁势奋力冲杀,瓦剌部大败,王子等十多人阵亡,几千人被杀,答里巴、马哈木、太平和把秃孛罗逃到土剌河。
我军大破瓦剌后,向阿鲁台宣告捷报,阿鲁台没多久就派使者来朝见。第二年,瓦剌马哈木等人派使者向我大明谢罪,恢复了对大明的朝贡关系。”
朱载坖:“神机铳炮这玩意太顶了!跟现代的机关枪似的,一顿突突把蒙古骑兵按在山顶摩擦,想想那场面就带感。”
朱翊钧:“成祖爷这是把‘科技强军’玩明白了!别人还靠骑兵冲锋,咱们直接掏火器,这不就是降维打击嘛。
瓦剌三万骑兵带那么多从马,结果被几百精骑带头冲垮,脸都丢尽了。”
秦良玉:“忽兰忽失温这地形,骑兵冲下来跟下山猛虎似的,换成普通部队真扛不住。但咱有火铳当盾牌,先远程压制,再骑兵冲锋,这战术跟我守关隘时‘先射后砍’一个路数,稳!”
戚继光:“火器就得这么用!密集齐发才能形成火力网,瓦剌骑兵再猛,也架不住铅弹雨。永乐皇上傍晚派精骑冲锋,选的时机绝了——对方打了一天没占到便宜,正是松懈时候。”
姚广孝:“这仗不光是打赢了,更是打醒了两边——阿鲁台看瓦剌输了,赶紧遣使来朝,马哈木吃了亏,立马谢罪朝贡。皇上这是用拳头告诉他们,谁跳得欢,就揍谁。”
杨士奇:“我那会儿记实录,写‘火铳齐发如雷,瓦剌骑兵纷纷坠马’,光想想都觉得震撼。皇上站在山坡上指挥,那气势,跟画里的战神似的。”
徐达:“当年我打仗还没这好东西呢,全靠刀枪拼。女婿你小子会用新家伙,比我那会儿先进多了。”
朱元璋:“就该这么打!让他们知道大明不光人多,家伙也比他们厉害!瓦剌谢罪?晚了!下次再跳,直接端了他们老巢。”
马秀英:“总算打赢了,将士们又能歇歇了。火铳虽厉害,也得小心着用,别伤着自己人。”
袁崇焕:“忽兰忽失温这地形,能把火器和骑兵配合得这么好,永乐皇上这临场指挥,比我守宁远时还果断。瓦剌经此一败,至少能安分十年。”
朱载坖:“哎,阿鲁台这老小子,见风使舵挺快啊,瓦剌一输就来朝贡,跟职场上抱大腿似的。”
朱翊钧:“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总比硬扛着被揍强。不过成祖爷这‘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的套路,把北边部落拿捏得死死的。”
朱载坖:“成祖爷,那鞑靼后来是不是不老实啊?”
朱棣:“的确如此,后来我又亲征,不过,今天差不多了,明天继续@秦良玉。”
“啪!”
秦良玉:“要晓得后头啷个样,就请继续关注下一章哟!”
朱瞻基:“二叔不抢词了?”
喜欢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