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0)
朱厚照:“今儿个咋这么安静?没人聊天的吗?”
朱厚熜:“堂兄,就你话多。”
朱厚照:“上次喊你们玩角色扮演,你们扮反贼,一个个都摇头,多没意思啊。”
秦良玉:“扮反贼?谁疯了会同意?要扮你自己扮去。”
朱厚照:“我可是常胜威武军务总兵官大将军朱寿,哪能扮那玩意儿。”
朱厚熜:“我看你一点不长寿,还朱寿呢。”
朱由校:“玩啥玩?快来帮我搭个木架子啊。”
戚继光:“@海瑞 这俩皇上又开始闹腾了。”
海瑞:“正德、嘉靖、天启三位皇上,国之大事岂能当儿戏?反贼是乱臣贼子,哪能拿来演戏?都得以国事为重!”
朱厚熜:“怎么连我也捎带上了?”
秦良玉:“因为你天天琢磨修道啊(捂嘴笑表情包)”
朱祁镇:“海大人别较真,正德就是闲得慌。要我说,不如玩守城门游戏,想当年我守北京……”
朱祁钰:“哥你可拉倒吧,你那是被人堵着打。要我说,玩监国游戏,我可比你有经验。”
朱祁镇:“你!我那是特殊情况!”
秦良玉:“说起监国,还是得听洪熙皇上的,这才是正儿八经的监国呢。”
朱棣:“没错,你们都好好听听我儿高炽监国的故事。1408年,永乐六年八月,我寻思着,登基之初已经把北平升为北京,如今四海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没啥大事,正好适合出巡,打算明年二月去北京看看,就命皇太子朱高炽监国。”
朱瞻基:“第二年,也就是1409年,永乐七年二月,爷爷北上,让爸爸监国,还让吏部尚书兼詹事蹇义、兵部尚书兼詹事金忠、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侍读黄淮、左谕德兼翰林侍讲杨士奇帮忙辅助监国。之后又准备了快一年。”
朱高炽:“1410年,永乐八年二月到七月,我爸爸第一次亲征蒙古。十一月,爸爸回了京城,我这监国期才算结束。
这次监国时长一年零十个月。爸爸第一次让我监国前,召集了金忠、蹇义、黄淮、杨士奇他们四个,说居守的事儿责任重大,现在文臣里留你们四个辅导监国,就像唐太宗选房玄龄他们辅佐监国一样。你们得明白我的意思,恭敬做事别懈怠。
就是希望这些大臣能纠正我施政里的错误,保证朝政正常运转。”
朱厚照:“嚯!一年十个月?比我在豹房待的时间都长!太子爷这监国跟天天上班打卡似的,累不累啊!”
朱厚熜:“堂兄你懂啥,这叫身负重任。成祖爷都把房玄龄搬出来了,明摆着是让这四位当‘监国督导组’,太子爷想摸鱼都难。”
朱高炽:“哪敢摸鱼啊。当时每天的奏折堆得比我人还高,凌晨就得起来批,忙到后半夜是常事。多亏了蹇义他们几个帮忙把关,不然我这身子骨早扛不住了。”
杨士奇:“太子爷太谦虚了。有回地方报水灾,太子爷三天没合眼,一边调粮赈灾,一边让人修河堤,比皇上亲征还紧张。我们劝他歇会儿,他说‘百姓遭难,我哪睡得着。’”
杨荣:“还有回,金忠尚书算错了军饷数目,太子爷一眼就看出来了,还笑着说‘金大人这是想给将士们多发点福利?’既给了台阶,又把事儿办了,这情商,绝了!”
杨溥:“最难得的是不偏听偏信。有回有官员想走后门求提拔,托人送了礼,太子爷直接把礼单贴在宫门口,吓得那官员连夜来请罪——这操作,比海瑞大人还刚。”
朱祁镇:“贴礼单!太子爷这招够狠的!比我当年对付王振那套直接多了。”
朱祁钰:“哥你就别提王振了。人家太子爷监国,是真把国家当自家事办,你那是被身边人忽悠得找不着北。”
秦良玉:“景泰皇上这话在理。监国可不是摆样子,得有担当、有手段。太子爷一边要稳住朝局,一边还得让永乐皇上在外打仗没后顾之忧,这平衡木玩得比谁都稳。”
徐达:“这才叫储君样子!当年我跟着大哥打天下,就知道守成比创业难。太子爷能把后方打理得井井有条,比某些只会喊打喊杀的强多了。”
朱高煦:“徐将军你又说我!我那是在前线拼杀,他在后方坐享其成,能一样吗?”
朱棣:“高煦你闭嘴!没有后方稳定,你打个屁的仗!粮草军械哪来的?还不是你大哥监国调度的。”
戚继光:“永乐皇上说得对!就跟打仗似的,前线冲锋再猛,后方补给跟不上也是白搭。太子爷这监国,就是给大军管后勤的‘总军需官’,缺了他可不行。”
海瑞:“君王之道,在于平衡。太子监国,既需刚正不阿,亦需体恤民情,太子爷二者兼备,实为表率。反观某些皇上,只知嬉戏,忘了肩头责任。”
朱厚照:“海大人别说我,我这不是在认真听嘛!太子爷监国这么牛,后来有没有给自己发点‘监国绩效奖’?比如加个鸡腿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