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国之兴衰,系于用人。三杨与太皇太后在,则政通人和,王振用事,则纲纪废弛。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朱元璋:“我早就说过!太监干政,没一个好下场!朱祁镇你小子,放着忠臣不用,偏信一个阉人,后来那档子事,不都是这么闹出来的?”
朱棣:“说起太监,还是我的三宝太监好,谁都比不了。”
朱元璋:“知道了,你很厉害,还是听朱祁镇说吧。”
朱祁镇:“关于下西洋,正统八年,我命郭琰督造下西洋的海船,派下西洋和番都指挥马云再下西洋,重新联络旧港宣慰司、满剌加外府、苏门答剌官厂、察地港抽分所及古里官厂,但因为张昭反对,这事儿就黄了。”
朱高煦:“我还以为是那个马云呢,闹了半天重名。”
朱厚照:“噗——马云?这名字搁现在能开个大超市!合着正统爷也想复刻郑和下西洋的辉煌?可惜被张昭一盆冷水浇灭了(坏笑表情包)。”
朱厚熜:“堂兄你别捣乱,不过下西洋这事儿,停了那么久再捡起来,确实容易招人反对——毕竟花钱如流水,大臣们肯定心疼国库。”
郑和:“督造海船可不是小事,当年咱那宝船,光木料就得从几千里外运过来。正统皇上想重启,这份心是好的,就是时机怕是不太对。”
杨溥:“张昭反对也不是没道理,那会儿三杨刚走,王振开始掺和事,朝堂人心没定,再搞这么大动作,确实容易出乱子。”
朱祁钰:“哥你也是,放着边防不管,非得惦记出海?当时北边瓦剌都快骑到脖子上了,还好这事儿黄了,不然更麻烦。”
秦良玉:“重启下西洋得有底气,要么有钱,要么有能臣镇场。那会儿既没三杨这样的智囊,又没郑和这样的统帅,怕是真干不成。”
徐达:“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下西洋也一样。国库不鼓,人心不齐,硬要搞,就是打肿脸充胖子——张昭这拦路虎,说不定歪打正着。”
戚继光:“我倒觉得,要是真成了,把航海技术用在海防上也不错。可惜啊,错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后来倭寇不就钻了空子?”
海瑞:“下西洋耗资巨万,当国者需权衡利弊。正统朝彼时内有王振乱政的苗头,外有边患之忧,张昭反对,实在是老成之言。”
朱元璋:“哼,折腾啥!当年我就说海禁省事,你们偏不听。停了就停了,省得劳民伤财——朱祁镇你小子,还是先学学怎么管好朝堂吧!”
朱棣:“爸,您懂啥!下西洋是扬国威的大事!要不是后来没人能接郑和的班,咱大明早成海上霸主了!”
朱祁镇:“当时就觉得,成祖爷和爸爸都干过这么厉害的事,我也想试试……结果刚起个头就被否了,现在想想,确实有点冒进。”
朱厚照:“看来正统爷的航海梦碎了!不过话说回来,接下来呢?”
朱祁镇:“接下来就是,有劳@秦良玉 将军。”
秦良玉:“那好,明天继续。”
“啪!”(惊堂木)
秦良玉:“预知后事咋个样,恁就接着瞅下一章呗!”
喜欢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