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1)
朱厚照:[朱厚照在雁门关自拍照]
朱厚熜:“堂兄,你还在外面溜达?明天是国庆长假最后一天,高速要收费了。”
朱高煦:“我们可是皇家人,走的都是VIP通道!”
朱厚照:“就是。@朱厚熜 堂弟,别做宅男,天天躲在西苑修道,最后还是没成仙,还不如出来活动活动。”
朱元璋:“@朱厚照 你可真会玩,我打下的大明江山是拿给你玩的吗?[愤怒表情包]”
朱厚照:“太祖爷,我这不是玩,我这是微服私访。”
朱厚熜:“啊呸,就你理由多。”
秦良玉:“今天不说故事吗?”
马秀英:“就是,还是听听故事。”
朱棣:“母亲说的对,还是听听故事,别让大臣看笑话。”
朱祁钰:“大部分信息都在哥哥和于谦那儿说了,我就简单说说吧。
1449年,正统十四年八月二十八日,王文上书,希望我以江山社稷为重,承继大统。
当时的皇太子朱见深年仅两岁,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王直等大臣联名奏明皇太后,最终在九月初六日拥立我为帝,遥尊哥哥为太上皇。
同时大规模清算行动展开,诸多王振党羽纷纷落马。我登基后,还下诏边关守将不得听信瓦剌的借口,使得瓦剌意图用哥哥的名义骗取财物、骗开关门的计划失败。
瓦剌气急败坏,发兵攻打北京。我任用于谦等人,组织北京保卫战,整肃内部,调集重兵,安定人心,最终在同年十一月击退瓦剌,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秦良玉:“这些都知道,您继续。”
朱祁钰:“那我说接哥哥回来时候的场景吧。1450年,景泰元年八月,被俘已经一年的哥哥抵达北京,由安定门入城。之后,改乘法驾,入东安门,我自东安门出迎,行拜见之礼,哥哥答拜,互拉双手,泪涕沾襟,相互推辞逊让了许久。”
朱厚照:“嚯!哥俩见面还演上了?互拉双手泪涕沾襟,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久别重逢的亲兄弟——哦不对,你们本来就是。”
朱厚熜:“这叫皇家礼仪秀,该有的场面得有。不过演归演,心里那点小九九谁不知道?就跟我炼丹时摆阵仗似的,得有仪式感。”
徐达:“演这出给谁看?真要兄弟情深,后来能锁南宫七年?当年我跟大哥打天下,输赢都明着来,不搞这套虚的。”
秦良玉:“刚打退瓦剌就搞这出,还不如多赏点将士实在。不过话说回来,场面话得说,场面事得做——至少没在城门口直接翻脸,也算给足了面子。”
朱高煦:“要是我,直接抱上去哭三声,然后拉着喝酒!哪用得着推来推去?不过朱祁钰你这演技,比我当年跟朱瞻基演叔侄情深强点。”
马秀英:“你少说两句!人家兄弟见面,哭哭啼啼怎么了?总比打起来强。”
杨士奇:“这叫政治默契。一个愿迎,一个愿让,表面功夫做足,既显了景泰皇上的仁厚,又给了太上皇台阶——就是后面没按剧本走。”
海瑞:“迎归太上皇,行拜见之礼,此乃礼仪之邦应有之举。然其后幽禁之事,终失初心——可见人心易变,权力难测。”
朱祁镇:“当时确实挺激动的,觉得弟弟能接我回来,也算有良心……就是没想到后来会那样。”
朱祁钰:“那会儿不是刚打完仗嘛,人心还没稳,不得演得像点?不然瓦剌看了笑话,大臣们也不安心。”
朱元璋:“演!就知道演!有这功夫多想想怎么治天下!要是后面能好好待你哥,我至于天天骂你俩吗?”
秦良玉:“太祖皇上消消气,咱们继续听故事。”
秦良玉:“@朱祁钰 景泰皇上,关于幽禁哥哥一事,想必有人建议您吧,那这人是谁?”
朱祁钰:“额……太监高平。”
朱厚照:“又是太监?”
朱厚熜:“堂兄,难道你忘了刘瑾,你不也听太监吗?”
朱元璋:“又是太监?太监是你爹还是你妈?”
朱元璋:“又是太监?太监是你爹还是你妈?”
朱棣:“要我说,还得是我的三宝郑和靠谱,既能下西洋扬国威,又从不瞎掺和朝堂事,这才叫干正事的太监。”
朱由检:“论忠心,还是我的王承恩够意思,最后陪着我一起走,没像那些乱政的阉货一样背主求荣。”
秦良玉:“行了,这不是比谁的太监好,景泰皇上接着说吧。”
朱祁钰:“那我接下来说说,把皇太子之位换成我的儿子一事吧。
随着帝位渐渐巩固,我并不满足,我不仅自己要做皇帝,而且希望自己儿子见济能够取代哥哥的太子朱见深成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于是我为此……贿赂朝臣。”
朱祁镇:“土木之变之际,我妈先立我儿见深为太子,后立弟弟为帝。我妈的用意很明白:大明江山依然是我的,弟弟只不过是代理执政而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