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4)
朱厚照:“@朱雄英 小子,怎么每次结尾都是你说了算?”
朱雄英:“咋了?秦姐姐都没意见,就你意见多。”
朱厚熜:“因为你是殿下,秦将军毕竟是带兵的,就算有意见也不好说呗。”
秦良玉:“谁说我不敢?我就是想歇会儿,再说了,雄英小殿下乐意说,就让他说呗。”
朱棣:“你们这俩堂兄弟今天穿一条裤子了?居然合起伙来说我大哥孩子?”
朱厚照:“切,成祖爷你想多了。”
朱祁钰:“咱们得学学于谦、李东阳、海瑞他们,有啥意见就大胆说,尤其是海瑞,直接敢骂嘉靖,这精神值得学习。”
朱祁镇:“幸好嘉靖脸皮厚,不然像海瑞这样的清官早就被咔嚓了。”
朱祁钰:“说得好像你没做过似的。”
朱厚熜:“我再重申一遍,我是沉迷炼丹修道,那是因为我从小身体不好,可不是什么昏君,我还没到杀清官地步。”
朱载坖:“就是,我爸爸才不是昏君。”
朱雄英:“你们都是儿子,当然这么说了。”
朱载坖:“……”
秦良玉:“好了好了,跑题了,继续听故事吧。@朱佑樘 弘治皇上,今天接着说啥?”
朱佑樘:“说说我的政治方面吧。我的治国思路挺开放的,不拘泥于旧规矩,敢于否定我爸当年的政策,大胆拨乱反正。
我爸那时候不是宠信佛道嘛,致使好多奸佞小人混进了朝廷,我就下旨说朝中不能崇佛信道,把前朝的法王、国师、真人、国子这些封号全给革除,还处死了那个妖僧继晓,当时文武百官都拍手称快。
另外我还重用贤良,对大臣挺宽厚,废除了不少苛法,尤其是律法这块,我更正了律制,对刑罚的运用特别慎重。
1500年制定了《问刑条例》,1502年编成《大明会典》,删掉了原《大明律》里好多残暴的法令。
我还命令朝廷内外都要慎重处理刑狱案件,任用的执法官吏也都比较贤明公正。”
朱厚照:“爸您这操作够硬核!直接革除佛道封号,还处死妖僧,这叫‘一键清理垃圾软件’吧?”
朱雄英:“敢否定爸爸的政策?弘治这魄力可以啊!把残暴法令删了,犯人估计都得喊皇上英明!”
朱元璋:“早该这么干!佛道那帮人就知道骗钱惑众,继晓这种妖僧,杀得好!更正律制、慎用刑罚,这才是治国该有的样子——比成化那小子拎得清。”
朱棣:“不拘泥守旧?这脾气像我!当年我也敢改洪武旧制。《问刑条例》《大明会典》编得好,律法清楚了,底下人才不敢乱搞。”
秦良玉:“重用贤良、废除苛法,这是给天下人松绑!执法官吏贤明公正,比啥都强——老百姓就怕冤假错案。”
朱高煦:“处死妖僧够狠!换我还得抄他家!律法嘛,少点残暴条款是对的,但也不能太松,不然坏人该嚣张了。”
朱厚熜:“革除佛道封号……叔您这是不给我留后路啊,不过编《大明会典》是真有用,我后来炼丹都得看看律法允不允许。”
海瑞:“革除佞幸、删削苛法,这是仁政,编订会典、慎刑狱,这是法治。弘治皇上此举,于国于民,功在千秋——比后世那些滥施刑罚的强多了。”
戚继光:“军队讲纪律,国家讲律法。《问刑条例》就像军规,清楚了才好执行。执法官吏贤明,好比将军公正,队伍才能带好。”
朱佑樘:“其实当时也怕改得太急招人骂,还好有刘大夏他们帮着论证。删残暴法令时候,有大臣说祖制不可改,我说祖制是用来保百姓,不是用来害百姓。”
朱祁镇:“我当年要是有这觉悟,也不至于冤杀于谦……律法这东西,确实得跟着时代变。”
朱由校:“编书我懂……《大明会典》比我做的木工图纸还复杂吧?”
杨士奇:“弘治皇上此举,既守住了朱家法度的根本,又改了不合时宜的枝节——这叫守正创新,后世得学着点。”
朱佑樘:“经济方面,我主张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力求节俭。军事方面,我维护统一,爱护武将,振兴军备。”
朱雄英:“爱护武将、振兴军备?弘治这是经济军事两手抓!武将不受气,打仗才卖力,比光让士兵饿肚子强。”
朱元璋:“轻徭薄赋才能稳住民心,兴修水利是打粮食的根本!当年我就是这么干的,佑樘这小子学到位了。”
朱棣:“维护统一、振兴军备?这脾气对我胃口!当年我五征蒙古靠的就是硬实力,武将得宠着才肯卖命——比某些猜忌功臣的强。”
秦良玉:“武将最怕受委屈,弘治皇上爱护他们,军队才有精气神!水利修好了,粮草充足,打仗才有底气——这叫后勤保障天花板。”
朱高煦:“振兴军备就得多造火炮!我当年带的神机营多猛!轻徭薄赋可以,但军费不能省——不然蒙古人来了咋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