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4)
朱厚照:“都出来都出来,快来听我讲应州大捷!”
秦良玉:“正德皇上这是多激动啊。”
朱厚照:“那必须的!好了,我开说啦。1517年,正德十二年十月,蒙古王子伯颜带兵叩关来犯。我一听就来劲了,火速回京安排亲征。”
李东阳:“可这时候离土木堡之变还不到七十年,我们一听亲征俩字就神经紧张。于是又是一轮规劝、教训,甚至威胁,可皇上说啥也不愿放过这次实战机会,最后硬是用大将军朱寿的名义统兵出战。还罚我们似的,不给任何文官随驾的份儿。”
朱元璋:“哟,还知道用朱寿这马甲呢?上次骂你自封国公你不服,这回倒用上了——怎么,怕文官念叨,直接把人全拉黑了?”
朱棣:“土木堡那事儿是警钟,不是让你当耳旁风!七十年前的教训还热乎着呢,你倒好,学我亲征不学我带文官参谋,是怕他们抢你风头?”
朱高煦:“亲征?算你有种!不过不带文官……是怕他们记你败仗吧?[坏笑表情包] 说真的,伯颜那小子能打不?不行换我上,保证比你打得响亮!”
朱厚熜:“文官:终究是错付了[流泪表情包] 堂兄这操作,是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玩成了‘将在外文官全屏蔽’[捂脸表情包]”
朱雄英:“不带文官?那谁给你记战功?回头打输了想耍赖都没人作证——哦不对,你肯定是觉得自己稳赢[吃瓜表情包]”
海瑞:“皇上亲征乃国之大事,岂能因嫌文官规劝就拒之门外?此举形同独断专行,万一有失,谁能担责?社稷安危岂容如此儿戏!”
秦良玉:“不带文官可以,但军纪得严!上次江彬那帮人在军里瞎掺和的事儿忘了?别打着亲征旗号,又让义子们趁机捞好处。”
朱祁镇:“……”
朱祁钰:“@朱祁镇 哥,你当年那事儿都过去了,别憋着,不过@朱厚照 亲征不是逛宣府,粮草、布防都得细着来,光靠一股子冲劲可不行。”
朱厚照:“你们懂个屁!文官去了净会喊‘陛下三思’。我又不是武三思,三思什么?耽误我砍人!何况我朱寿大将军出征,带的都是能打的,这叫精兵简政!”
戚继光:“大将军出征讲究上下同欲,不带文官也行,但得有靠谱的参谋班子。末将多嘴问一句,您带的副将里,有几个是真能看懂兵法的?”
朱厚照:“你接着听。这场战斗打得那叫一个激烈,我军一度被蒙古军分割包围。我见状,就亲自带一军去救,才把我军解围。
双方大小打了一百多仗,期间我跟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了一个敌人,把我军士气鼓得足足的。
最后,小王子自己琢磨着赢不了,带着兵往西撤了,我军赢了这场难得的胜利,始称——应州大捷。”
杨廷和:“想当年英宗皇上率20万大军,却在土木堡之变中成了蒙古军的俘虏,而这次皇上带五六万人抗击四五万蒙古军,取得了军事胜利,之后蒙古兵很长时间不敢来犯,就是这次战斗的直接结果。
而且这场战斗里,皇上亲自指挥布置,战术正确,指挥得法,显出了挺高的军事指挥才能。
应州之役,成了皇上一生中最光彩的时刻。皇上还以锦堂老人的身份重启关西情报网,设了巴欧坊,让大明走出母语圈,对敌人的敌友关系也摸得门儿清。”
朱厚照:“听见没听见没!杨大人都夸我了!亲手砍人那下帅不帅?[得意表情包] 还重启情报网,我这战略眼光不比你们这些老古板强?”
朱元璋:“哼,打赢了就尾巴翘上天?五六万打四五万,赢了是本分,输了就得扒你皮!不过……亲手杀敌这点,倒有我当年的影子[傲娇表情包]”
朱棣:“战术正确?指挥得法?行吧,算你没给老朱家丢脸。但别以为赢一场就了不起,我当年五征蒙古,哪次不是追着敌人打?”
朱高煦:“切,亲手杀一个?我当年在靖难战场上,一天砍的比你一年见的都多!有本事跟我比砍人数量[吃瓜表情包] 再说了,情报网那玩意儿,我当年也用过,有啥好吹的。”
朱厚熜:“哟,堂兄这是开挂了?锦堂老人?巴欧坊?听着挺洋气,这是打算给大明搞个‘国际情报事业部’?不过话说回来,能让蒙古人消停几年,确实有点东西。”
朱雄英:“行啊正德,总算干了件正经事!但我得问问,你跟士兵同吃同住,那伙食没给你改成豹房水准吧?别是打着共餐的旗号,偷偷加了十道菜。”
秦良玉:“能正视情报重要性,这点值得夸。不过正德皇上,别光想着当年多光彩,要是能把这份心思用在朝政上,也不至于让大臣们天天提心吊胆。”
戚继光:“亲手杀敌能鼓舞士气,这点没错。但末将多句嘴,五六万对四五万,兵力优势不算大,能打赢更该归功于将士拼命——下次可别再玩朱寿大将军那套了,将士们喊着别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