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当年在浙江,军饷经常被克扣,将士们好几次差点哗变。好不容易凑齐粮草,还得给严嵩那边送礼,不然连奏折都递不上去。”
戚继光:“北虏兵临城下那次,我正在山东练兵,急得直跺脚!京城的兵乱成一锅粥,还好俺答没攻城,不然真危险。”
海瑞:“皇上视忠良为草芥,视边患为无物!杨继盛被折磨致死,沈炼被斩于市,此等冤屈,天地共愤!民变四起、外患不绝,都因皇上失德。”
徐阶:“当年杨继盛死的时候,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严嵩父子把持朝政,卖官鬻爵,吏治败坏到根上,后来抄家时,光黄金就有三万多两。”
王阳明:“人心向背,关乎成败。皇上若能亲贤臣、远小人,何至于内忧外患不断。”
朱厚熜:“好了好了,为了让气氛不那么沉重,我说点好的吧。我晚年疏远了严嵩,起用徐阶当内阁首辅,国家才又走上正轨。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还采取了改革弊端、振兴纲纪等措施,下令退还一些被侵占的民田,裁掉十万多军校匠役,开创了嘉靖年间的新政时期,得到朝野上下拥护[得意表情包]”
朱厚熜:“看看吧,我晚年还是拎得清的吧?把严嵩踢走,让徐阶顶上,这操作不比某些人到死都在胡闹强。”
徐阶:“皇上晚年的确幡然醒悟,退还民田、裁掉冗员,这些举措确实缓解了不少矛盾。只是……要是早几年就好了。”
朱厚照:“哟,总算干了点人事!不过,晚年醒悟这词儿,听着怎么像给不及格试卷画个小红花?我当年要是活到晚年,说不定比你醒悟得早。”
朱元璋:“早几年干嘛去了?非得等吏治烂透了才动手?退还民田是应该的,那些被侵占的地,本就是百姓的血汗!算你还有点补救之心。”
朱棣:“起用徐阶是对的,这小子能扳倒严嵩,有点手段。但你这新政跟我当年的永乐盛世比,还差十万八千里。”
朱高煦:“裁掉十万军校匠役?够狠!换我直接让他们去修长城,既省力又干活,不过总算没让严嵩那老东西继续祸害人,这点还行。”
朱雄英:“嘉靖这是先抑后扬,前面作妖多,后面晚年补补窟窿,也算没把锅砸穿。就是不知道百姓买不买账。”
秦良玉:“晚年能纠错也是好事,退还民田至少让百姓能活下去。只是那些被害死的忠臣,再也回不来了。”
海瑞:“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早年之过,罄竹难书!若能早听忠言,何至于让百姓受苦多年。”
戚继光:“裁掉冗员能省下不少军饷,这点我举双手赞成!晚年新政要是能多搞几年,边防也能更稳当。”
胡宗宪:“徐阁老主持朝政后,朝堂风气确实好了不少,至少不用再给奸臣送礼才能办事了。”
王阳明:“朝闻道,夕死可矣。晚年能回归正道,也算不负苍生。只是这代价,未免太大。”
朱厚熜:“代价再大,不也补救了吗?总比某些人一辈子没正形强。”
朱厚照:“哎哎,堂弟你又扯上我!我一辈子至少活得痛快,不像你,前半辈子瞎作,后半辈子补锅。”
朱厚熜:“我懒得理你!”
朱厚熜:“那个,@秦良玉 秦将军?[微笑表情包]”
朱雄英:“我明白了,嘉靖打的一副好算盘,先说气人的,再说点好的,好让秦姐姐给你拍板说结尾是吧[捂嘴笑表情包]”
朱厚熜:“你小子说什么呢?我那是看大家都生气,换个话题而已。”
朱棣:“什么你小子?那是你小祖宗,比建文侄儿还大的小祖宗。”
秦良玉:“哈哈哈,好吧,既然嘉靖皇上晚年悔悟,我也拍板,咱们明天继续。”
“啪!”
朱雄英:“要晓得后面咋个样,就听下回慢慢儿摆嘛。”
喜欢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