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国愣了一下,随即摆了摆手,语气带着点严肃:“你可别瞎想!布票是国家发的,换钱那是投机倒把,让人举报了要挨批的,厂里老张前阵子就是因为换粮票,被街道办叫去谈话了!” 他在农机厂上班,听领导讲过不少 “打击投机倒把” 的案例,心里总有点怵,怕给家里惹麻烦。
李秀莲听他这么说,心里刚冒起来的念头又沉了下去,小声嘀咕:“可孩子总盯着布票,说不定真能换点啥…… 他上次指粮票,不就换着猪肉了吗?”
“孩子懂啥,他就是觉得布票颜色好看,想拿着玩。” 沈建国不以为然,从口袋里掏出个皱巴巴的工资袋,“这是这个月的工资,32 块 5,还有两张全国粮票,你收好了,别弄丢了。” 他把工资袋放在桌上,刚想歇会儿,就见沈浩从襁褓里挣着要爬过去,小手直往工资袋里抓,像是盯上了啥宝贝。
李秀莲怕孩子摔着,赶紧把他抱到桌边。没想到沈浩一伸手就抓过工资袋里的全国粮票,紧紧攥在小手里,手指还用力抠着粮票上的图案,任谁掰都不松。“哎,你这小家伙,咋还抢粮票呢?” 沈建国笑着去掰他的手指,“这粮票是给你换奶粉的,可不是玩的,弄丢了就没奶粉喝了。”
可沈浩越攥越紧,小嘴还撇着,眼看就要哭出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委屈得像受了天大的委屈。李秀莲突然拦住丈夫:“别硬掰了,你看他这模样,莫不是又有啥心思?” 她想起上次沈浩攥着粮票不放,最后换了猪肉,这次又攥着粮票,难不成是想让她用粮票换布?
她试着问:“你是想让妈用这粮票换布票?”
沈浩眨了眨眼,小脑袋轻轻点了点,攥着粮票的手也松了点,把粮票往她手里递。这下沈建国也愣住了,他看着怀里的孩子,又看了看桌上的粮票,半天没说话 —— 这孩子才几个月大,咋就像个小大人似的,还能懂这些?难不成真有啥 “灵性”?
第二天一早,李秀莲没去菜市场买白菜,而是揣着那两张全国粮票,去了胡同口的张婶家。张婶是个热心肠,平时谁家有啥难事都愿意帮着打听,也知道不少 “门路”,上次换猪肉的事,就是张婶给牵的线。
张婶正在院子里喂鸡,看见李秀莲来了,笑着招呼:“秀莲来啦,快进屋坐,我刚煮了玉米糊糊,要不要喝点?”
“不了张婶,我来是想跟你打听点事。” 李秀莲跟着张婶进了屋,把怀里的全国粮票掏出来,“你看,我这儿有两张全国粮票,想问问能不能换点布票?孩子昨天总盯着布票闹,我想着要是能多攒点布票,往后也能给孩子做件新衣服。”
张婶接过粮票看了看,眼睛一亮:“你咋不早说!我娘家侄媳妇昨天还跟我说,她家缺全国粮票换粮食,手里倒有不少布票,你要是愿意换,我现在就去给你问问,保准不吃亏。”
李秀莲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赶紧说:“那可太谢谢你了张婶,要是能换,我请你吃饺子。”
张婶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跟我客气啥,都是街坊邻居的。” 说着就披上外套,往胡同口走去。李秀莲坐在张婶家的炕沿上,心里七上八下的,既盼着能换着布票,又怕出啥岔子。
没多大一会儿,张婶就回来了,手里还拿着几张布票:“成了!你这两张全国粮票,能换 5 斤布票,侄媳妇说了,都是新下来的布票,你看看。”
李秀莲接过布票,摸了摸,纸质厚实,字迹清晰,确实是新的,心里踏实了不少:“太好了张婶,真是麻烦你了。” 她把布票小心地叠好,揣在怀里,又跟张婶聊了会儿天,才起身回家。
回到家,沈浩正躺在炕上玩拨浪鼓,看见她回来,眼睛一亮,伸手要她抱。李秀莲把他抱起来,掏出布票给他看:“你看,妈换着布票了,这下你满意了吧?” 沈浩盯着布票看了会儿,伸出小手摸了摸,又冲她笑了笑,像是在说 “做得好”。
可布票换钱的事,还是没着落。李秀莲把换回来的布票和家里原有的布票放在一起,数一数,足足 35 斤,心里又犯了愁 —— 总不能抱着一堆布票过日子吧?要是换不出去,跟废纸也没啥两样。
这天下午,李秀莲正在家擦桌子,听见院门外有人喊:“秀莲在家吗?” 她探头一看,是隔壁的王婶,手里还拿着块天蓝色的确良布料,喜滋滋地往里走。
“你看我这布,多鲜亮!” 王婶把布料递过来,脸上满是得意,“我家小子要结婚,托人用 10 斤布票换了这块的确良,做件衬衫多精神!昨天刚换的,今天就有邻居问我要不要卖,说愿意出 8 块钱买,你说值不值?”
李秀莲摸了摸布料,又软又滑,是正经的的确良,比普通的棉布好多了,在阳光下还泛着淡淡的光泽。她心里一动,赶紧问:“王婶,你这布票换布,还能倒手卖?不怕被人说投机倒把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回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回黄金年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