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意好!” 李秀莲连忙找了张纸,把沈浩画的图案记下来,“以后每个格子都贴张标签,写着‘肥皂区’‘电子表区’,再标上价格,顾客一看就知道,也不用总问咱了。”
沈建国从外面买钉子回来,听到这话,也跟着高兴:“还是小浩想得周到!之前我还担心货架摆乱了不好找,现在有了标签,就不怕了!” 他蹲下来,看着沈浩画的 “图纸”,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咱还能在货架最下面加个小抽屉,放零钱和收据,省得总往柜台跑!”
沈浩听到 “抽屉”,立刻拍手叫好,又在 “图纸” 上画了个小方框,代表抽屉,惹得全家人都笑了。
装修到第十天,墙终于修好了,白花花的墙面亮得晃眼。木工开始组装货架,一根根木料在他们手里变成了多层格子,小挡板也按沈浩的 “要求” 加上了,看起来整齐又结实。沈建国摸着货架,心里满是感慨:“要是没小浩,咱现在还在用单层货架呢,哪能有这么好的设计!”
李秀莲正在给货架刷清漆,听到这话,笑着说:“可不是嘛!这孩子比你还会做生意,以后咱家的铺子,可得多听他的意见。”
沈浩坐在旁边的小马扎上,手里攥着蜡笔,看着货架一点点成型,小脸上满是期待。他想起前世超市里的货架,都是这样的多层格子,分类清晰,顾客拿东西方便 —— 没想到自己画的歪扭图纸,真的能变成现实。
下午,深圳的王老板托人带来了消息,说之前订的电子表和蛤蟆镜已经发货,大概半个月就能到。沈建国拿着消息,心里更踏实了:“等货架装好,货也差不多到了,正好能赶上年底的年货潮,肯定能赚一笔!”
李秀莲算了算日子:“还有半个月,装修应该能结束,到时候再打扫打扫,就能摆货了。对了,咱还得做个招牌,之前说的‘建国杂货铺’,得赶紧找人写。”
沈浩听到 “招牌”,立刻从小马扎上站起来,拉着父母的手往门外走,指着对面供销社的招牌,嘴里喊着 “亮、黄”。他记得之前画的小太阳是黄色的,招牌用黄色字肯定显眼。
“行,听小浩的,招牌用黄油漆写!” 沈建国笑着答应,心里的期待越来越浓 —— 他仿佛已经看到,“建国杂货铺” 的招牌挂起来,货架上摆满了货,顾客排着队来买东西的场景。
接下来的几天,货架陆续组装好,一共做了六个,分两排摆在门面中间,每个货架都有四层格子,每层都加了小挡板,最下面还按沈建国的想法加了小抽屉。沈浩每天都来检查,看到有格子没对齐,就喊着 “齐、齐”,直到木工调整好才满意。
这天傍晚,夕阳把新门面的玻璃门染成金红色。沈建国和李秀莲站在货架中间,比划着该怎么摆货:“电子表和蛤蟆镜放前面的货架,方便顾客看;洗衣粉和肥皂放中间;搪瓷盆和塑料桶放后面。”
沈浩趴在货架的格子里,手里拿着颗水果糖,放在一个格子里,又把糖拿出来,放进另一个格子,嘴里喊着 “糖、放”。他像是在模拟摆货,惹得李秀莲笑着说:“小浩,以后你就负责看货架,好不好?”
沈浩用力点头,把水果糖放在格子里,又在上面放了张写着 “糖” 字的小纸条 —— 是沈建国教他写的,虽然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儿。
回家的路上,沈浩躺在李秀莲怀里,听着父母商量招牌的事 —— 要找县城里最会写字的老先生来写 “建国杂货铺”,红底黄字,再在旁边画个小太阳,跟他之前画的一样。他慢慢进入梦乡,梦里,“建国杂货铺” 的招牌挂起来了,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货,顾客排着队来买东西,他坐在货架旁边,帮着递货,还会给小朋友发水果糖。
可没人知道,当沈建国第二天去请老先生写招牌时,却被告知老先生要去乡下探亲,得半个月才能回来。沈建国的心一下子又提了起来 —— 要是等老先生回来,招牌做好,货也到了,可开业的日子就得往后拖,年底的年货潮说不定就赶不上了。
“这可咋整?” 沈建国站在老先生家的门口,眉头皱得紧紧的,“总不能自己写吧?我这字写得跟狗爬似的,挂出去多丢人。”
李秀莲抱着沈浩,也跟着着急:“要不咱找别人试试?县城里还有没有会写字的?”
沈浩趴在李秀莲怀里,小脑袋歪着,看着沈建国手里的空白招牌纸,突然伸手去抓,嘴里喊着 “写、小浩写”。他手里还攥着那支橙黄色蜡笔,像是要自己写招牌。
沈建国愣了愣,看着儿子认真的眼神,突然笑了:“你这孩子,还想自己写?行,要是没人写,咱就自己写,就算写得不好,也是咱的心意。”
可沈浩却摇了摇头,把蜡笔递给沈建国,又指了指招牌纸,嘴里喊着 “画、太阳”。他想起之前画的小太阳,要是招牌上有小太阳,肯定会显眼很多。
沈建国恍然大悟:“对!就算字写得不好,加上小太阳,也会好看很多!” 他抱着沈浩,笑着说,“走,咱回家自己写招牌,说不定比老先生写的还好看!”
喜欢重回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回黄金年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