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年 3月,春风裹着暖意,吹得县城中街的梧桐枝冒出新绿,却吹不散李秀莲眉尖的愁绪。她站在 “建国杂货铺” 的柜台后,望着街上稀稀拉拉的行人,手里的算盘拨了半天也没算出个数 —— 自从上个月隔壁开了家 “便民杂货铺”,斜对面又添了 “惠民小店”,连胡同口都多了个卖日用品的小摊,铺子里的客源就少了大半,以前一天能赚三百多,现在顶多卖两百块,电子表和磁带的销量更是掉了一半。
“又没人来啊?” 沈建国从里屋搬着风扇箱出来,看到空荡的铺子,语气里也带着点无奈。他把箱子放在角落,凑到李秀莲身边看账本,指尖划过 “180” 这个数字,轻轻叹了口气,“再这么下去,这个月的房租都快赚不出来了。要不咱也像隔壁那样,把洗衣粉再降五毛钱?”
“降了也没用!” 李秀莲摇摇头,把算盘推到一边,“隔壁的肥皂比咱便宜一毛,斜对面的电子表还送橡皮筋,咱降多少,他们就能跟多少,根本拼不过。” 她转头看向趴在柜台旁的沈浩,眼神里满是心疼 —— 儿子刚满四岁,比同龄孩子懂事多了,以前铺子里热闹时,他还能帮着递零钱、指货架,现在没顾客,他就安安静静地坐在小凳子上,手里攥着几块彩色积木搭来搭去。
沈浩确实在琢磨事。他看着母亲发愁的样子,小脑袋里翻着前世的记忆 —— 前世超市里为了拉客源,常用 “积分换礼” 的法子,顾客买东西攒积分,积分能换日用品,一来二去就成了回头客。现在铺子里竞争这么激烈,要是能搞个类似的活动,说不定能把顾客拉回来。
他从凳子上滑下来,抱着怀里的积木跑到货架旁,蹲在地上搭起来。红色的积木当底座,黄色的搭成四方框,最后用蓝色的积木做了个小盖子,拼成一个方方正正的 “小盒子”。接着,他又跑到门口的花盆边,捡了十几颗圆润的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 “小盒子” 里,然后捧着盒子,“噔噔噔” 跑到李秀莲面前,举着盒子喊:“放、放!”
“小浩乖,妈现在没心思玩积木。” 李秀莲摸了摸他的头,又把注意力转回到账本上,心里还在盘算怎么降价才能不亏本。可沈浩却不依,硬是把 “小盒子” 塞进她手里,又指着货架最上层的鸡蛋箱 —— 那是昨天从乡下进的三十斤鸡蛋,本来想自己吃,现在还剩二十多斤。他指着鸡蛋,又指了指 “小盒子” 里的石子,嘴里 “啊啊” 地叫着,小手指着石子,又指了指自己的小口袋,像是在演示什么。
沈建国蹲下来,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突然心里一动:“小浩,你是不是想让顾客买东西,就往这盒子里放颗石子?” 沈浩用力点头,又指着鸡蛋,小手做了个 “交换” 的动作。
李秀莲也凑过来看,盯着 “小盒子” 和鸡蛋看了半天,突然眼睛一亮,手里的 “小盒子” 差点掉在地上:“你是说,买东西送积分,积分换鸡蛋?” 她抓着沈浩的手,声音都有点发颤,“是不是顾客买一块钱的东西,就给一颗石子当积分,攒够多少颗石子,就能换一斤鸡蛋?”
沈浩眼睛亮了,重重地点头,小脑袋点得像拨浪鼓,还伸手比了个 “十” 的手势 —— 他想着,十块钱换一颗积分,攒够二十颗积分换一斤鸡蛋,这样既能让顾客觉得划算,铺子里也不会亏太多。
“这主意好啊!” 沈建国一拍大腿,兴奋地站起来,“鸡蛋是咱从乡下直接进的,一块二一斤,二十块钱的营业额换一斤鸡蛋,咱还能赚八块多!而且顾客为了换鸡蛋,肯定会多买东西,说不定还能拉来回头客!”
李秀莲也笑了,之前的愁绪一扫而空。她抱起沈浩,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笑着说:“还是咱小浩有办法!妈怎么就没想到呢?以前供销社也搞过‘买满送糖’,可哪有换鸡蛋实在?鸡蛋是家家户户都要吃的,肯定能吸引人!”
当天下午,沈建国就找木工做了个正经的 “积分盒”—— 用松木做的小方盒,外面刷了层清漆,正面还刻了 “建国杂货铺积分盒” 七个字,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太阳,跟招牌上的图案一模一样。李秀莲则在门口摆了张小桌子,放上装鸡蛋的篮子,又写了张红纸贴在墙上:“购物满 10 元赠 1 积分,20 积分换鸡蛋 1 斤,50 积分换风扇 1 台(小型)”。
刚开始,路过的人只是好奇地看一眼,没人真的进店。张婶拎着菜篮子路过,看到红纸上的字,笑着问:“秀莲,这积分换鸡蛋是真的?买十块钱东西就给积分?”
“当然是真的!” 李秀莲连忙走出去,拿起积分盒给她看,“您看这盒子,每颗积分都是实木做的小牌子,买十块钱东西就给一块,攒够二十块就能换一斤鸡蛋,比您在菜市场买还便宜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回黄金年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